诈骗犯无力偿还诈骗款坐牢后就不用还了吗
一、诈骗犯无力偿还诈骗款坐牢后就不用还了吗
诈骗犯无力偿还诈骗款坐牢后仍需偿还。
(一)刑事责任与民事责任
坐牢是诈骗犯承担的刑事责任,是因为其行为触犯而受到的惩处。而偿还诈骗款属于民事责任范畴,这两者并不相互替代。即使诈骗犯在坐牢,其对被害人造成的财产损失的赔偿责任依然存在。
(二)法律规定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犯罪分子违法所得的一切财物,应当予以追缴或者责令退赔。对被害人的合法财产,应当及时返还。所以,在诈骗犯有能力偿还时,必须将诈骗款退还给受害人。诈骗犯在服刑期间如果有收入,例如监狱内的劳动报酬等,可用于偿还诈骗款;在其出狱后,有了经济能力,也应当继续履行偿还义务。
二、以搞对象的名义拿钱算诈骗吗
以搞对象的名义拿钱是否算诈骗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判断。
如果在搞对象过程中,一方基于正常恋爱关系中的赠予心理给予另一方钱财,例如为表达爱意赠送礼物、提供一定的生活费用等,这不属于诈骗。因为这是正常恋爱交往中的经济往来,双方有情感上的互动与交流作为基础。
但如果一方从开始就虚构事实,例如编造虚假身份、工作、家庭背景等欺骗对方,目的是骗取对方钱财,且取得钱财后消失或者根本没有与对方发展真实恋爱关系的意图,这种情况下就可能构成诈骗。
再比如,以恋爱为名,多次编造虚假理由向对方索要大量钱财,钱款到手后就切断联系或者故意躲避,这种行为也符合诈骗的特征。所以判断是否为诈骗不能仅看以搞对象的名义拿钱这一表象,还要综合整个交往过程中的行为表现、目的等多方面因素。
三、网上聊天多少钱属于诈骗
是否构成诈骗不能单纯以网上聊天涉及的金额来判定。
(一)诈骗的构成要件
1. 主观方面,诈骗者要有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故意。例如,编造虚假理由,如虚构自己遇到紧急困难急需用钱等。
2. 客观方面,诈骗者实施了欺骗行为,导致被害人产生错误认识,并且基于这种错误认识处分了自己的财产。比如在网上伪装成高富帅或白富美,向对方承诺虚假的高额回报投资项目,诱导对方汇款。
(二)金额相关情况
在司法实践中,各地对于诈骗金额的追诉标准可能有所差异。一般来说,如果诈骗金额达到3000元以上,可能会被刑事立案追诉,但这不是唯一判定标准。即使金额未达到该标准,如果诈骗行为情节严重,如诈骗多人、诈骗残疾人等弱势群体、造成被害人自杀等严重后果的,也可能被追究刑事责任。
以上是关于诈骗犯无力偿还诈骗款坐牢后就不用还了吗的相关回答,如您正遇到法律难题不知道怎么解决?或者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律师,请点击咨询按钮,可以根据你的大概情况为匹配到最合适的本地专业律师。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