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规定的离婚条件有哪些
一、民法典规定的离婚条件有哪些
离婚分为协议离婚和诉讼离婚,二者条件有所不同:
- **协议离婚条件**:
- 主体要求:夫妻双方必须是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能够对离婚及相关事宜作出真实意思表示。若一方存在精神疾病等导致无民事行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情况,则不能通过协议离婚。
- 自愿原则:双方必须自愿离婚,就离婚意愿达成一致。
- 事项协商一致:对子女抚养、财产以及债务处理等事项协商一致,并形成书面的。
- **诉讼离婚条件**:
- 感情破裂:夫妻一方要求离婚的,若存在重婚或者与他人;实施或者虐待、遗弃家庭成员;有赌博、吸毒等恶习屡教不改;因感情不和满二年;其他导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经调解无效,法院应准予离婚。
- 特殊情况:一方被宣告失踪,另一方提起离婚诉讼的,应当准予离婚;经人民法院判决不准离婚后,双方又分居满一年,一方再次提起离婚诉讼的,应当准予离婚。
二、离婚是法律事实吗
离婚是法律事实。
法律事实是指能够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客观情况。离婚这一行为会导致夫妻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发生重大变化,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从人身关系看,离婚使夫妻之间基于婚姻而产生的相互、同居等权利和义务终止。双方在法律上不再具有配偶身份,各自恢复单身状态,享有重新缔姻的权利。
从财产关系看,离婚涉及的分割、债务的分担等问题。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积累的共同财产,会按照法律规定或双方约定进行合理分割。同时,对于婚姻期间产生的债务,也需明确各自的承担责任。
总之,离婚这一行为在法律上具有明确的规范和后果,它能够引起夫妻之间一系列法律关系的改变,所以离婚是法律事实。
三、离婚如果丈夫隐藏存款怎么办呢
若在离婚时丈夫隐藏存款,可采取以下措施应对:
(一)注意收集证据。可留意丈夫日常的资金往来信息,如银行账户明细、转账记录等。若发现异常的资金动向,要及时保存相关证据。例如,通过查看家庭财务记录、银行对账单等,确定其是否有隐匿财产行为。
(二)申请法院调查取证。若自身难以获取完整证据,可向法院提出申请,请求法院依职权调查丈夫的银行存款情况。法院有权要求银行等金融机构协助查询,以查明真实的财产状况。
(三)依据法律规定主张权益。根据相关法律,在离婚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对隐藏财产的一方,可以少分或者不分。离婚后,若发现丈夫有隐藏存款的行为,另一方也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财产,以维护自身的合法财产权益。
以上是关于民法典规定的离婚条件有哪些的相关回答,若您有相似法律问题,细节、证据不同,答案也会不同,建议咨询律师,仅需3~15分钟获得专业解答!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