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借款合同会被判无效
一、哪些借款合同会被判无效
以下几种常见的借款合同会被判定无效:
一是套取金融机构贷款转贷的借款合同。若一方套取金融机构信贷资金后,又高利转贷给他人,且借款人事先知道或者应当知道的,该,因为这种行为扰乱了金融秩序。
二是向其他营利法人借贷、向本单位职工集资,或者向公众非法吸收存款等取得的资金转贷的借款合同。未经依法批准,以营利为目的向社会不特定对象提供借款的行为无效。
三是出借人事先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借款人借款用于违法犯罪活动仍然提供借款的合同。例如,明知借款人借款用于赌博、走私等违法活动,此种借款合同不受法律保护。
四是违背公序良俗的借款合同。比如因不正当男女关系引发的所谓“分手费”借款合同等,违背了社会公共秩序和善良风俗,会被认定无效。
五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借款合同。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不能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其订立的借款合同无效。
二、民间借款合同是无偿的吗
民间借款合同不一定是无偿的。具体分析如下:
从法律规定来看,借款合同分为有偿和无偿两种情况。在民间借款中,若双方当事人在借款合同中明确约定了借款利息,那么该借款合同就是有偿合同。借款人需要按照约定的利率和还款方式向出借人支付利息,这体现了出借人提供借款资金的经济回报。
然而,如果双方在借款合同中没有约定利息或者约定不明确,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在某些情形下,应视为不支付利息,此时的民间借款合同就是无偿合同。例如,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视为不支付利息。
所以,民间借款合同是否无偿,关键在于双方当事人在合同中是否对利息作出了明确约定,不能一概而论地认定民间借款合同是无偿的。
三、借款合同能够口头约定吗
借款合同可以口头约定。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当事人订立合同,可以采用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
对于口头借款合同,在实际生活中是较为常见的,尤其在一些小额、临时性的借款场景中。比如日常生活中朋友、亲戚之间的临时性小额借款,双方可能只是口头达成借款合意,一方将钱借给另一方,这种情况下口头约定的借款合同是成立并生效的。
然而,口头借款合同也存在一定风险。由于缺乏书面凭证,一旦双方在借款期限、利息计算、还款方式等方面发生争议,可能会出现举证困难的问题。例如,出借人主张约定了利息,而借款人予以否认,此时出借人若无法提供其他有效证据证明利息约定,其主张可能难以得到支持。
所以,虽然借款合同能够口头约定,但为了避免潜在的纠纷和风险,对于数额较大、借款期限较长等情况,建议签订书面借款合同,明确双方权利义务。
以上是关于哪些借款合同会被判无效的相关回答,遇到相似问题不要慌,点击咨询快速找到专业、合适的律师,1对1深度沟通法律需求,3~5分钟获得解答!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