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25日签的借款合同,现在可以起诉对方吗
一、2018年3月25日签的借款合同,现在可以起诉对方吗
一般情况下,2018年3月25日签的借款合同,现在是可以起诉对方的,但需要根据具体情形判断。
首先,要看借款合同中是否约定了还款期限。如果约定了还款期限,从还款期限届满之日起计算诉讼时效。根据《》规定,向人民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若在此期间存在、中止等法定事由,诉讼时效会相应变动。比如在诉讼时效期间内,你曾向对方主张过权利、对方同意履行义务等,诉讼时效就会中断并重新计算。
如果借款合同未约定还款期限,你可以随时要求对方还款,但应当给对方必要的准备时间。从你要求对方还款,对方明确表示拒绝还款之日起计算诉讼时效。
综上,只要未超过诉讼时效或者存在使诉讼时效中断、中止的法定事由,你就可以起诉对方,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二、能怎么确定民间借款合同履行地,法律上的标准是什么
确定民间借款合同履行地,法律上有明确标准,具体如下:
(一)有约定的从约定。若借款合同中明确约定了履行地,那么该约定地点即为合同履行地。这体现了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只要约定不违反强制性规定,就应予以认可。
(二)若合同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确的,争议标的为给付货币的,接收货币一方所在地为合同履行地。在中,出借人要求借款人归还借款本金及利息,出借人作为接收货币一方,其所在地可认定为合同履行地。但如果是借款人要求出借人履行交付借款义务,那么借款人作为接收货币一方,其所在地为合同履行地。
(三)交付不动产的,不动产所在地为合同履行地;其他标的,履行义务一方所在地为合同履行地。在民间借贷中,若涉及抵押物为不动产等特殊情况,适用相应规则确定履行地。
通过明确合同履行地,有助于确定案件的管辖法院,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
三、个人与企业间借款合同无效有什么,法律如何规定
个人与企业间借款合同无效的情形及相关法律规定如下:
**无效情形**:
(一)企业以名义向职工非法集资。企业未经有关部门批准,向本单位职工集资,若存在扰乱金融秩序等情形,借款合同无效。
(二)企业以借贷名义非法向社会集资。企业向社会不特定对象集资,超出法定范围和程序,违反金融监管规定,借款合同无效。
(三)企业以借贷名义向社会公众发放。企业未经金融监管部门批准,从事贷款发放业务,扰乱金融秩序,相关借款合同无效。
**法律规定**: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间借贷。此外,《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也规定,违背公序良俗、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当个人与企业间的借款合同存在上述无效情形时,自始不具有法律约束力,因该合同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由此所受到的损失,各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
以上是关于2018年3月25日签的借款合同,现在可以起诉对方吗的相关回答,当前回复为大多数情况的参考答案,若未能解决您的法律问题,?建议直接咨询律师,5分钟快速响应,问题解决率更高。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