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借贷怎么说成诈骗
一、民间借贷怎么说成诈骗
民间借贷与诈骗有本质区别,但在某些情况下民间借贷可能被认定具有诈骗性质。
一是虚构事实借款。例如借款人根本没有借款用途,编造虚假理由如做生意需要资金周转,实际上是用于挥霍或偿还赌债等非法目的,使出借人基于错误认识而借出款项。
二是隐瞒真相借款。比如借款人隐瞒自己已身负巨额债务无力偿还的事实,还向他人借款,并且没有还款的可能和打算。
三是借款时就有非法占有目的。从借款行为发生前、借款过程中的各种表现,如借款后立即隐匿行踪、更换联系方式,使得出借人无法联系,或者将借款转移至他人名下等,都可能被视为有非法占有目的。如果民间借贷中存在这些情形,就可能被认定为诈骗行为,而不是单纯的民间借贷纠纷。
二、付款后不发货算诈骗吗
付款后不发货不一定算诈骗。
如果商家是因为经营不善、货源不足、物流问题等客观原因导致无法发货,这种情况通常属于民事违约行为。在民事违约中,买家可以要求商家退款,并且可能要求商家承担违约责任,比如按照合同约定支付违约金等。
但如果商家从一开始就以非法占有买家货款为目的,虚构发货事实,例如根本没有货物却声称有货可发,欺骗买家付款,然后卷款潜逃,这种行为就可能构成诈骗。诈骗是一种刑事犯罪行为,需要满足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欺骗手段使被害人产生错误认识并基于这种错误认识处分财产等构成要件。
在遇到付款后不发货的情况时,买家可以先尝试与商家协商解决,协商不成可以向相关的电商平台投诉或者通过维护自己的权益,如果怀疑是诈骗行为,也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
三、诈骗金额多少构成犯罪
在我国,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的,一般会构成。
不过,不同地区可能会根据当地的经济发展状况等因素在这个数额幅度内确定本地区执行的具体数额标准。例如,在一些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这个标准可能会相对高一些;而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可能相对低一点。
此外,如果诈骗行为存在一些特殊情形,即使诈骗金额未达到上述标准,也可能被认定为犯罪。比如通过发送短信、拨打电话或者利用互联网、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等发布虚假信息,对不特定多数人实施诈骗的;诈骗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救济、医疗款物的;以赈灾募捐名义实施诈骗的;诈骗残疾人、老年人或者丧失劳动能力人的财物的;造成被害人自杀、精神失常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等情况。
以上是关于民间借贷怎么说成诈骗的相关回答,当前回复为大多数情况的参考答案,若未能解决您的法律问题, 建议直接咨询律师,5分钟快速响应,问题解决率更高。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