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借贷合同无效如何认定的
一、民间借贷合同无效如何认定的
认定民间借贷合同无效,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考量:
(一)套取金融机构贷款转贷。若出借人套取金融机构信贷资金又高利转贷给借款人,且借款人事先知道或者应当知道的,此民间借贷合同无效。因为这种行为扰乱了金融秩序。
(二)向其他营利法人借贷、向本单位职工集资,或者以向公众非法吸收存款等方式取得的资金转贷。未经依法批准,以营利为目的向社会不特定对象提供借款的行为无效,旨在防止非法金融活动。
(三)未依法取得放贷资格的出借人,以营利为目的向社会不特定对象提供借款。这是为了规范金融市场,避免非法放贷行为。
(四)出借人事先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借款人借款用于违法犯罪活动仍然提供借款。比如明知借款人用于贩毒等违法活动仍出借资金,该合同无效,以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和正常秩序。
(五)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例如,违反利率规定等,此类合同也会被认定无效。
二、民间借贷属于纠纷吗
民间借贷属于借款合同纠纷。具体分析如下:
民间借贷是指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进行资金融通的行为。当双方达成借贷合意,一方将资金出借予另一方时,实际上就形成了一种借款合同关系。
从合同的构成要素来看,双方存在明确的权利义务关系。出借人有义务按照约定提供借款,享有按时收回本金及约定利息的权利;借款人有权利获得借款,同时承担按照约定的期限、方式归还借款本金及支付利息的义务。
若在借贷过程中,出现借款人未按约定还款、出借人未按约定提供借款等情形,就会引发纠纷。而此类纠纷是基于双方的借款合同关系产生的,符合借款合同纠纷的特征。
在司法实践中,对于民间借贷纠纷的处理,也是依据借款合同相关的法律法规及司法解释进行裁判。所以,从法律性质和司法实践角度,民间借贷属于借款合同纠纷。
三、五种民间借贷合同无效的情形
以下是五种民间借贷合同无效的情形:
1. 套取金融机构贷款转贷的。若出借人套取金融机构信贷资金又高利转贷给借款人,且借款人事先知道或者应当知道的,此种民间借贷合同无效。因为这种行为扰乱了金融秩序。
2. 以向其他营利法人借贷、向本单位职工集资,或者以向公众非法吸收存款等方式取得的资金转贷的。这同样可能导致金融秩序的混乱,损害金融安全。
3. 未依法取得放贷资格的出借人,以营利为目的向社会不特定对象提供借款的。这种行为违反了金融监管规定,容易引发金融风险。
4. 出借人事先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借款人借款用于违法犯罪活动仍然提供借款的。例如,明知借款人用于贩毒、走私等违法活动仍出借资金,该借贷合同无效。
5. 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若民间借贷合同的内容或形式违反了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也会被认定为无效。
以上是关于民间借贷合同无效如何认定的的相关回答,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遇到的法律纠纷点与需求点,合飞律师平台专业律师将为你1对1解答,给你详细的解决方案。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