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后房产分割必读,5种情况决定你能分多少(婚后房产分割指南)
离婚时婚后房产分割往往是争议焦点,作为处理过300+婚姻家事案件的律师,我用真实案例告诉你:房产归属并非"一人一半"那么简单,关键看这5个细节。
一、法律明确规定:婚后房产≠共同财产
很多人误以为婚后买的房一定平分,民法典》第1062条明确:双方父母全款买房且登记在一方名下,视为个人财产,例如男方父母全款购房登记在儿子名下,离婚时女方无权分割。
二、5种常见分割场景(附应对方案)
1、双方共同出资购房:
- 保留好购房合同、转账记录、贷款还款凭证
- 分割时按出资比例+还贷贡献计算
2、一方父母部分出资首付:
- 2023年新规:父母出资部分视为对自己子女的赠与
- 例如首付300万中男方父母出200万,分割时先扣除200万再平分剩余价值
3、婚后置换婚前房产:
- 婚前个人房产置换后若添加配偶名字,视为自愿赠与
- 未加名但用婚后收入还贷,配偶可主张还贷部分及增值补偿
4、农村宅基地房:
- 非本村集体成员配偶只能分房屋价值,不能分宅基地
- 需提前做房产价值评估
5、"假离婚"买房风险:
- 2023年已出现多起假离婚变真离婚诉讼
- 离婚协议约定房产归一方后,复婚也无法自动恢复共有
三、律师教你3步锁定证据
1、确权阶段:调取房产档案、贷款记录、装修票据
2、协商阶段:做房产价值评估(重点看购房时与离婚时差价)
3、诉讼阶段:申请财产保全防止对方转移资产
律师建议:
1、婚后父母出资务必书面约定(借款or赠与)
2、还贷卡单独开户避免混同婚后收入
3、装修款、税费等支出要保留原始凭证
4、遇到家暴、出轨等情况可主张多分10%-20%财产
房产分割既要讲法理也要讲策略,建议提前咨询专业婚姻律师,与其纠结"该不该离",不如先搞清楚"能分多少",毕竟在婚姻的终点,法律保护的永远是懂法的人。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