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诈骗获利5000怎么定罪的
合同诈骗获利5000元一般不构成合同诈骗罪,不以犯罪论处,但可能会受到行政处罚。
1.合同诈骗罪的立案标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和司法实践,合同诈骗行为要达到一定的数额标准才会被认定为犯罪。在我国,一般情况下,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在二万元以上的,才予以立案追诉。所以获利5000元未达到合同诈骗罪的立案标准,通常不构成合同诈骗罪。

2.未构成犯罪的处理方式:虽然获利5000元不构成合同诈骗罪,但实施合同诈骗行为属于违法行为。这种情况下,可能会按照《治安管理处罚法》的相关规定进行处理。诈骗行为违反治安管理秩序,公安机关可以对行为人处以拘留、罚款等行政处罚。
3.其他民事责任:即便不构成犯罪,实施合同诈骗获利5000元的行为人仍需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被诈骗方有权要求行为人返还诈骗所得的5000元,并可以要求因其诈骗行为所遭受的损失,如为了处理该合同纠纷而支出的合理费用等。
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二)》第七十七条规定,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在二万元以上的,应予立案追诉。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九条规定,盗窃、诈骗、哄抢、抢夺、敲诈勒索或者故意损毁公私财物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七条规定,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被撤销或者确定不发生效力后,行为人因该行为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由此所受到的损失;各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