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贷被骗签了合同如何解除
网贷被骗签了合同可以通过向法院或仲裁机构请求撤销合同来解除,同时应及时报警处理,保留好相关证据。
当遇到网贷被骗签合同的情况时,首先要明确这种受欺诈签订的合同是可撤销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八条规定,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在实际操作中,要积极收集和保留相关证据。证据是维护自身权益的关键,比如与网贷平台的聊天记录、通话录音、转账记录、合同文本等。这些证据能够清晰地呈现出被骗的过程和事实,对于后续的维权至关重要。
报警也是必不可少的步骤。向警方详细说明被骗的经过,提供手中掌握的证据。警方具有专业的侦查能力,能够对案件进行调查,打击诈骗行为,避免更多人受骗。而且在司法程序中,警方的调查结果也可能成为重要的证据。
之后,可以向法院或仲裁机构提出撤销合同的请求。在提出请求时,要撰写好相关的法律文书,详细阐述被骗的事实和理由,并附上收集到的证据。法院或仲裁机构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审理和裁决。如果经审理认定确实存在欺诈情形,会依法撤销该合同。合同被撤销后,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恢复到合同签订前的状态。
要注意撤销权的行使期限。根据法律规定,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重大误解的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九十日内没有行使撤销权,撤销权消灭。所以一旦发现被骗,要及时采取行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四十八条
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五十条
一方或者第三人以胁迫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胁迫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五十一条
一方利用对方处于危困状态、缺乏判断能力等情形,致使民事法律行为成立时显失公平的,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