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补助的递延收益所得税是可抵扣还是应纳税?
政府补助的递延收益所得税是否可抵扣或应纳税,取决于具体情况,如果递延收益是与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相关的,并且预计在未来期间能够产生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来抵扣递延所得税资产,那么递延收益的所得税可以被确认为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如果递延收益是与企业的非日常经营活动相关的,或者预计在未来期间无法产生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来抵扣递延所得税资产,那么递延收益的所得税可能被确认为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建议参考:
1、《企业会计准则第 18 号——所得税》:该准则规定了企业所得税的会计处理方法,包括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的确认、计量和列报。
2、《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该法规定了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义务、税率、税前扣除、税收优惠等方面的内容。
3、《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该条例对《企业所得税法》的具体实施进行了规定,包括企业所得税的计算、纳税申报、税收优惠的申请等方面的内容。
相关法条:
《企业会计准则第 18 号——所得税》:
第十三条 企业应当以很可能取得用来抵扣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应纳税所得额为限,确认由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资产。
第十四条 企业对于能够结转以后年度的可抵扣亏损和税款抵减,应当以很可能获得用来抵扣可抵扣亏损和税款抵减的未来应纳税所得额为限,确认相应的递延所得税资产。
小编总结:
政府补助的递延收益所得税是否可抵扣或应纳税,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判断,企业应当以很可能取得用来抵扣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应纳税所得额为限,确认由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对于能够结转以后年度的可抵扣亏损和税款抵减,应当以很可能获得用来抵扣可抵扣亏损和税款抵减的未来应纳税所得额为限,确认相应的递延所得税资产。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