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出所如何认定诈骗和经济纠纷
一、派出所如何认定诈骗和经济纠纷
关键看有无非法占有的意图,若有,就可能成为,否则便是民事纷争。
判断这点应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审查行为人的资质;
2.探讨其签合同时能否履行;
3.看他们是否尽力履约;
4.了解未履约的原因;
5.观察他们在对方履约后的反应。
有些学者认为,非法占有的意图可以在合同履行期间出现,并强调需关注事后是否浪费对方的财产。
诈骗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欺骗手段获取他人财物。
而经济纠纷则是双方在经济领域的争议,属于民事行为纠纷。
最易混淆的例子是借钱不还。
借了钱,打了欠条却无力偿还,如何分辨是经济纠纷还是诈骗.这确实不易。
根据我国刑法的“疑罪从无”原则,当难以区分诈骗和经济纠纷,且缺乏证据证明诈骗时,应视为经济纠纷处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或者,并处或者单处;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并处罚金或者。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二、个人可以做反诈骗吗
个人完全有能力投身于反欺诈行动之中,出于此目的,政府与公众团体均已推出了众多策略与方法以提升个人对这类犯罪现象的警觉度。
为了有效地预防此类犯罪行为,个人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其中最基本的就是保护好自己的身份信息及账户资料。
这包括尽量避免向陌生人泄露诸如号码、工作单位、家庭住址等敏感信息,同时在输入账号、手机号码、查询支付密码等关键信息之前,务必仔细核实相关网站的真实性,切勿随意点击不明来源的链接。
此外,个人应当时刻保持高度的自我防范意识,对来自陌生人的信息和请求保持警惕,特别是当这些信息涉及到财务、个人隐私等方面时更需如此。
最后,我们应该牢记“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这句至理名言,避免因贪婪而陷入诈骗陷阱。
其次,我们建议您下载并使用由国家反欺诈中心开发的应用程序,该软件能够提供来电预警功能,以便在遇到可疑情况时能及时拨打110报警电话。
若不幸遭受诈骗,请务必立即通过正规途径报案,例如拨打110报警电话或发送短信至12110报警平台。
除此之外,个人还可以通过和传播知识的方式,协助他人提高防范意识。
例如,您可以分享自己所学到的防诈骗技巧,或是参加各类公共讲座和培训课程,以此共同提升大家的识骗防骗能力。
总而言之,个人不仅可以成为反欺诈行动中的一员,而且只要采取适当的防范措施并保持积极的参与态度,便能有效地提升自身乃至整个社会的整体防欺诈能力。
法行时刻https://www.lawjida.cn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