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普法百科 > 正文内容

民法典探视权的法律规定(我国民法典确定的民事权利体系)

合飞律师5个月前 (12-13)普法百科7

我们的衣食住行,因为有了法律规则才能更好的保障我们各自的权益不被侵害,我们的生活是离不开法律的,因此应该提高对法律知识的了解和认识,避免在遇到法律问题无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也许您现在面临着民法典中探视权如何确定,离婚后对方不让探望孩子怎么办的问题,希望本篇文章的内容能够帮助到您。

民法典中探视权如何确定

民法典中规定,关于探视权的确定如下:

夫妻离婚时,子女探望权由当事人协商确定,如果当事人不能协商确定,可以向法院起诉。《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六条【父母的探望权】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者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行使探望权利的方式、时间由当事人协议;

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父或者母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

中止的事由消失后,应当恢复探望。

民法典中离婚后要把子女抚养权做变更需要什么手续

民法典婚姻家庭编司法解释规定,离婚后变更子女抚养权的,可以通过协商或者诉讼两种方式变更。协商不成的,可以向法院起诉。《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第五十五条离婚后,父母一方要求变更子女抚养关系的,或者子女要求增加抚养费的,应当另行提起诉讼。第五十六条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父母一方要求变更子女抚养关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一)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因患严重疾病或者因伤残无力继续抚养子女;

(二)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不尽抚养义务或有虐待子女行为,或者其与子女共同生活对子女身心健康确有不利影响;

(三)已满八周岁的子女,愿随另一方生活,该方又有抚养能力;

(四)有其他正当理由需要变更。第五十七条父母双方协议变更子女抚养关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民法典中离婚孩子探视权如何强制执行

离婚孩子探视权的强制执行的相关规定如下:

直接抚育子女一方的当事人,如拒不履行人民法院已生效的关于探望子女的判决书、裁定书、调解书确定的义务,或拒绝不直接抚育子女一方当事人探望子女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节轻重,对直接抚育子女一方当事人采取罚款、拘留强制措施,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直接抚育子女一方当事人,因拒不履行人民法院已生效的关于探望子女的判决书、裁定书、调解书确定的义务,而被人民法院采取拘留强制措施,被监护的子女可由直接抚育子女一方当事人亲属暂时代管,也可以由不直接抚育子女一方当事人暂时代管至直接抚育子女一方当事人解除拘留止。在实践中,年满8周岁不满18周岁的子女,该子女不同意不直接抚育子女一方当事人对其探望的,执行机构不得对直接抚育子女一方当事人采取强制措施,应中止执行。直接抚育子女一方当事人应根据子女的意愿,在一个月内提起中止探望权之诉,逾期不提起中止探望权之诉的,人民法院执行机构将继续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六条【父母的探望权】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者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行使探望权利的方式、时间由当事人协议;

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父或者母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

中止的事由消失后,应当恢复探望。

如还有不清楚的或新情况,建议你直接本站,在线提问以便于了解沟通案件情况,智能匹配平台空闲律师为你作出详细的有针对性的解答,尽量说明大致情况以免因信息不全、沟通不畅,解答有误。祝维权成功。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

本文链接:https://www.hefeilaws.com/hf/15457.html

民法典探视权的法律规定(我国民法典确定的民事权利体系)的相关文章

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权利的区别和联(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权利的区别和联表格)

问题八: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从《民法典》开始到结束时间是多长? 1.《中华人共和国民法典》 第十三条自然人自出生至死亡时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依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 2.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权利有什么区别? 1.民事权利能力是法律赋予民事体民事权利民事义务可能性,但尚未给民事主...

民法典探视权的规定(探视权的法律规定)

在面对自己法权益被侵害时候,们就需要运用法律来保护自己的权益。如果您法权益正在遭受侵害,那么可以通过本篇文章了解的法律知识来保护自己法权益,希望能够对您遇到关于民法典中孩子探视权法院如何执行,探视权的执行中要注意哪些问题问题带来帮助。 民法典中孩子探视权法院如何执行 院执行孩...

人身权利民事权利的区别是什么(人身权利民事权利的区别和联)

小新学习民法-公民权利 【瑞德务研究员小新】 民事权利民事依照法律规定享有的权利范围,主要包括人格(人格和身份)和财产两大类。 民事权利的主要内容概括如下: 1.个人权利 (一)人格 人身自由和人格尊严是最基本人格权利 生命体权:自然人对自己和器官享有...

民的民事权利能力从什么时候开始(民事权利能力从什么时候开始什么时候结束嘞)

“自然人出生和死亡时间以出生证明、死亡证明记载时间为准;没有出生证明、死亡证明,以户口登记或者其他有效身份登记记载时间为准。……有其他证据足以推翻上述记载,时间以证据证明时间为准。 出生和死亡时间的确定顺序为:出生死亡证明户口登记、有效身份证件登记。例外是,还有其他证据足以推翻它。以出...

民事权利能力包括哪些方面(民事权利能力包括自然人承担民事义务能力或资格)

民事权利能力是指民事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的法律资格。法律规定了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也认了自然人的民事地位。这是自然人依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前提。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包括自然人享有民事权利的资格和自然人承担民事义务资格。从含义上来说,更全面是“民事权利义务能力”。“...

民法典探视权如何申请执行(民法典探视权能不能把孩子接走)

为了更好应对生活中可能会发生的法律问题,们需要学习一些相关的法律知识,为了帮助大家更好了解一些相关的法律知识,本站整理了一些与民法典中如何申请孩子探视权,起诉需要哪些证据相关的法律内容,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民法典中如何申请孩子探视权 民法典规定,孩子行使,由父母双方协商确定...

民事权利能力怎么解释(民事权利能力怎么解释出来)

什么是民事行为能力?前文第《自然人民事权利能力取得、终止及出生、死亡时间》条对民事权利能力进行了解释,即民事权利能力是自然人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资格”。同样,民事行为能力也指民法上自然人“资格”,即凭借自己行为行使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资格。还是同样例子:你面前有一座大房子,你想...

民事权利能力年龄划分(民事权利能力年龄划分标准)_重复

民法典》中1260与们每个人息息相关,影响着整个生活和社会历史。们来看看《民法典》如何保护未成年人! 几个值得关注年龄段 胎儿期《民法典》在总则“自然人”章中增加了对胎儿特别保护条款,将人身保护起点移至胎儿期。第十六条:“胎儿在继承、接受捐赠等益保护方面,为具有民事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