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审理中介合同诈骗案
一、如何审理中介合同诈骗案
审理中介合同诈骗案通常按以下步骤进行:
第一,立案审查。收到起诉材料后,会审查是否有犯罪事实和管辖权。若符合立案条件,予以立案;不符合则裁定不予受理。
第二,庭前准备。确定合议庭组成人员,向被告人送达起诉书副本,告知其诉讼权利和义务。通知辩护人、诉讼代理人、、鉴定人等出庭。对可能影响公正审判的案件,可进行庭前会议,就回避、非法证据排除等问题了解情况、听取意见。
第三,法庭调查。人宣读起诉书,被告人、被害人就指控的犯罪事实分别陈述。讯问被告人,询问证人、鉴定人,出示物证、书证等证据,对证据进行质证。
第四,法庭辩论。公诉人发表公诉词,被告人自行辩护,辩护人发表辩护意见,控辩双方进行辩论。
第五,被告人最后陈述。被告人有最后陈述的权利,可就案件事实、情节和定罪量刑等发表意见。
第六,评议和宣判。合议庭根据已经查明的事实、证据和有关法律规定,进行评议,作出判决。宣告判决一律公开进行。
在审理过程中,要严格遵循法定程序,确保被告人的合法权益,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准确认定犯罪事实和适用法律。
二、中介吃差价算合同诈骗吗
中介吃差价是否构成合同诈骗,需根据具体情况判断。
合同诈骗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通过虚构事实、隐瞒真相、设定陷阱等手段骗取对方财产的犯罪行为。若中介在交易中故意隐瞒真实的房价信息,使买卖双方基于错误认识达成交易,且中介非法占有差价数额较大,则可能构成合同诈骗。比如中介告知卖家房屋以较低价格出售,同时欺骗买家以较高价格购买,将差价据为己有,这种故意隐瞒和欺诈行为符合合同诈骗特征。
但如果中介在合同中有明确约定,可收取一定费用作为报酬,且买卖双方知晓并认可相关费用及交易价格,这种情况下吃差价通常属于民事违约,不构成合同诈骗。
判定中介吃差价是否为合同诈骗,关键在于中介是否存在故意欺诈行为以及是否以非法占有差价为目的。若涉及金额较大且疑似诈骗,当事人可收集证据向公安机关报案,由司法机关进行认定和处理。
三、代打中介违法吗合同诈骗
代打中介的行为是否构成合同诈骗违法,需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合同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通过虚构事实、隐瞒真相、设定陷阱等手段骗取对方财产的一种犯罪行为。如果代打中介在与客户签订或履行合同过程中,存在以下情形,则可能构成合同诈骗违法:
1. 虚构代打人员的资质、技能或经验,骗取客户支付费用。
2. 隐瞒代打可能存在的风险或违规行为,诱使客户签约。
3. 收取费用后,不履行代打服务,或者以各种理由拖延,且拒不退还费用。
然而,若代打中介如实告知相关情况,按约定提供代打服务,未实施欺诈手段骗取财物,一般不构成合同诈骗。不过,需注意的是,在游戏代打领域,代打行为可能违反游戏的使用条款,甚至在某些情况下违反相关。
若遭遇代打中介疑似合同诈骗的情况,当事人可收集合同、聊天记录、支付凭证等证据,向公安机关报案,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以上是关于如何审理中介合同诈骗案的相关回答,遇到相似问题不要慌,点击咨询快速找到专业、合适的律师,深度沟通法律需求,快速获得解答!
法行时刻https://www.lawjida.cn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