诈骗犯的人会不会报警?
一、诈骗犯的人会不会报警
诈骗犯有可能报警。虽然诈骗犯实施诈骗行为,但在一些特定情形下会选择报警:
一是自身权益遭受侵害时。例如,诈骗犯在实施诈骗过程中,遭遇其他违法犯罪行为,像被抢劫、被,其自身人身安全或财产安全面临威胁,此时为维护自身权益会选择报警。
二是因误解陷入麻烦。比如诈骗犯误将合法行为当作对自己不利的威胁,出于恐慌而报警,意图寻求警方帮助以摆脱其认为的困境。
三是内部矛盾引发。若诈骗行为涉及多人团伙作案,成员间因分赃不均、意见不合等产生激烈矛盾冲突,其中一方为达到个人目的,可能报警揭露团伙行为。
不过,诈骗犯报警后,警方在处理过程中,一旦发现其存在诈骗等违法犯罪事实,仍会依法对其实施的诈骗行为展开调查并予以惩处。
二、会赔偿诈骗金吗
诈骗罪犯罪分子应当赔偿诈骗金。在刑事诉讼过程中,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有权提起附带,要求被告人返还诈骗所得财物,赔偿因其诈骗行为所遭受的经济损失。
如果经过追缴或者退赔仍不能弥补损失,被害人可以另行提起民事诉讼。
司法机关在对诈骗罪进行定罪量刑时,会责令犯罪分子退赔被害人的损失。退赔情况还会作为量刑情节予以考量,积极退赔的,在量刑时可能会从轻处罚。总之,诈骗金依法应当由诈骗犯罪分子进行赔偿,以尽可能挽回被害人的经济损失,维护法律的公平正义与被害人的合法权益。
三、犯了怎么判
罪的量刑需依据犯罪情节及涉及金额等因素判定。
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或者,并处或者单处。例如,以虚构事实等手段骗对方当事人财物,达到法律规定的数额较大标准,通常会在此量刑区间。
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当诈骗数额达到巨大标准,或存在如导致被害人生产经营严重困难等严重情节时,适用该量刑幅度。
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并处罚金或者。若诈骗数额极其巨大,或者造成了极其恶劣的社会影响等特别严重情节,会面临此严厉处罚。
司法实践中,量刑时会综合考虑犯罪人的、立功、退赃退赔等情节,对刑罚作出适当调整。
以上是关于诈骗犯的人会不会报警的相关回答,如您正遇到法律难题不知道怎么解决?或者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律师,请点击咨询按钮,可以根据你的大概情况为匹配到最合适的本地专业律师。
法行时刻https://www.lawjida.cn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