诈骗罪主犯从犯量刑标准
一、诈骗罪主犯从犯量刑标准
在诈骗罪中,主犯和从犯量刑标准不同。主犯是在犯罪集团或者中起组织、策划、指挥作用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根据诈骗数额大小和犯罪情节,主犯量刑分三档。诈骗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或者,并处或者单处;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并处罚金或者。
从犯是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犯罪分子。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司法实践中,会综合考虑从犯在犯罪中参与程度、所起作用大小、获利情况等因素确定具体量刑。例如,若主犯因数额巨大判五年,从犯可能因作用较小且参与程度低,获三年或更轻刑罚。总之,诈骗罪量刑需结合具体案件事实判断。
二、诈骗罪可以是单位犯罪吗
诈骗罪一般不能构成单位犯罪。
从规定来看,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刑法对诈骗罪的规定主要是针对自然人犯罪,并没有明确将单位列为诈骗罪的犯罪主体。
然而,在司法实践中存在单位实施诈骗行为的情况。若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以单位名义实施诈骗行为,诈骗所得归单位所有,数额达到较大标准的,这种情形按诈骗罪追究上述人员的刑事责任,而非认定单位构成诈骗罪。
所以,依据现行法律规定,诈骗罪通常不构成单位犯罪,但单位中相关人员以单位名义实施诈骗,可能会以诈骗罪追究个人刑事责任。
三、诈骗罪有前科能判吗
有前科的诈骗犯能否判缓刑,需要具体分析。如果前科构成,根据法律规定,累犯不适用缓刑。因为累犯表明其人身危险性和再犯可能性较大,不符合缓刑的适用条件。
若前科不构成累犯,就要看是否满足缓刑的法定条件。根据《刑法》,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犯罪情节较轻、有悔罪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这四个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对于诈骗罪,会综合考虑诈骗数额、犯罪手段、退赃退赔情况等情节来量刑。若有前科但不构成累犯,且量刑在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同时符合上述,那么就有可能被判处缓刑。但如果前科反映出犯罪人主观恶性大、社会危险性高,法院在量刑时可能会从严考量,降低适用缓刑的可能性。
以上是关于诈骗罪主犯从犯量刑标准的相关回答,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遇到的法律纠纷点与需求点,公平法务平台专业律师将为你1对1解答,给你详细的解决方案。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