诈骗犯罪同伙怎么判
一、诈骗犯罪同伙怎么判
诈骗犯罪同伙即的共犯,其判刑需依据在犯罪中所起作用等因素确定。

若为主犯,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或在中起主要作用,按其所参与或组织、指挥的全部犯罪处罚。比如组织多人实施系列诈骗活动,对全部诈骗金额负责量刑。诈骗数额较大,处三年以下、或,并处或单处;数额巨大或有其他严重情节,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并处罚金或。
若为从犯,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辅助作用,应从轻、减轻处罚或免除处罚。比如负责辅助工作,如帮助望风、提供诈骗工具等,会比照主犯量刑标准适当从轻。
此外,法院量刑还会综合考虑其他情节,如是否有自首、立功、退赃退赔等表现,这些都可能影响最终判决结果。
二、诈骗的如何写
撰写诈骗起诉状要包含以下内容:
标题
使用“刑事自诉状”或“民事起诉状”,视具体诈骗案件性质而定。
当事人信息
写明原告和被告的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别、民族、职业、住址等。若当事人为单位,需写明单位全称、地址、法定代表人信息。
诉讼请求
明确表述请求法院追究被告的责任。若是刑事自诉,要求依法追究被告诈骗罪的刑事责任;若是民事,可要求返还被骗财物、赔偿损失等。
事实与理由
详细描述诈骗事实经过,包括时间、地点、手段、被骗金额等。说明被告行为符合诈骗罪构成要件,违反相关,给原告造成的损害后果。同时,引用相关法律条文支持诉讼请求。
证据和证据来源,姓名和住所
列出能证明诈骗事实的证据,如合同、转账记录、聊天记录等,并说明证据来源。有证人的,写明证人姓名和住所。
结尾
写明受诉法院名称,由原告签名或盖章,并注明起诉日期。
撰写时,内容要真实准确,语言规范,确保格式符合法律要求。如有需要,可咨询专业律师。
三、诈骗犯多久家属能见
诈骗犯被采取强制措施后,在不同阶段家属会见情况不同。
在侦查阶段,家属通常不能会见诈骗犯。根据法律规定,在被侦查机关第一次讯问或者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只能由律师会见,为其提供法律帮助、代理申诉、控告等,家属无法直接会见。
案件进入审查起诉阶段和审判阶段,若符合条件,家属有可能在法院安排的庭审等公开场合见到犯罪嫌疑人,但不能进行交流。只有在判决生效且罪犯被送到监狱服刑后,家属可以按照监狱的规定进行会见。监狱一般会确定具体的会见日期、时间和流程,家属需提前预约,持有效件等材料前往监狱会见。
此外,若罪犯在看守所服刑且刑期较短,家属也能按照看守所的规定申请会见。
以上是关于诈骗犯罪同伙怎么判的相关回答,如您正遇到法律难题不知道怎么解决?或者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律师,请点击咨询按钮,可以根据你的大概情况为匹配到最合适的本地专业律师。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