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公司理赔以后 可否行使保险人代位求偿权?
案情回顾
2023年1月19日15时50分许,蔡某某驾驶电动三轮车时遇魏某某驾驶涉案小型轿车发生剐蹭,造成两车受损的事故,此次事故经交警部门认定,蔡某某负事故全部责任。涉案小型轿车由魏某某在保险公司投保了机动车损失险等商业险种,事故发生在保险期内。事故发生后,魏某某向保险公司提出索赔请求,经定损并将赔偿款向魏某某赔付完毕,魏某某向保险公司出具机动车辆索赔权益转让书,据此保险公司认为取得代位求偿权。保险公司向本院提出诉讼请求要求蔡某某向其单位支付保险金。
裁判结果
因保险公司主张行使追偿权的对象蔡某某为案涉非机动车驾驶人,蔡某某对案涉事故的发生并不存在故意。《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第四十四条第一款规定,保险人代位求偿权的取得以被保险人具有对第三者请求赔偿的权利为前提,且该权利的范围受限于保险人的赔偿金范围。《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条规定:“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不足的部分,按照下列规定承担赔偿责任:(一)机动车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的,由有过错的一方承担赔偿责任;双方都有过错的,按照各自过错的比例分担责任。(二)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没有过错的,由机动车一方承担赔偿责任;有证据证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有过错的,根据过错程度适当减轻机动车一方的赔偿责任;机动车一方没有过错的,承担不超过百分之十的赔偿责任。交通事故的损失是由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故意碰撞机动车造成的,机动车一方不承担赔偿责任。”据此规定可知,对于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并未规定非机动车、行人一方须根据过错程序赔偿机动车一方的车辆损失,故机动车一方不具有向蔡某某请求赔偿机动车损失的权利,据此驳回保险公司的全部诉讼请求。
法官说法
保险公司行使保险人代位求偿权的前提是,机动车一方有权向非机动车一方请求赔偿。《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条对于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并未规定非机动车、行人一方须根据过错程度赔偿机动车一方的车辆损失,故除非非机动车一方是故意,否则保险公司不享有代位求偿权。
法条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二百零八条 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损害的,依照道路交通安全法律和本法的有关规定承担赔偿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
第四十四条 因第三者对保险标的的损害而造成保险事故的,保险人自向被保险人赔偿保险金之日起,在赔偿金额范围内代位行使被保险人对第三者请求赔偿的权利。
前款规定的保险事故发生后,被保险人已经从第三者取得损害赔偿的,保险人赔偿保险金时,可以相应扣减被保险人从第三者已取得的赔偿金额。
保险人依照第一款行使代位请求赔偿的权利,不影响被保险人就未取得赔偿的部分向第三者请求赔偿的权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第七十六条 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不足的部分,按照下列规定承担赔偿责任:
(一)机动车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的,由有过错的一方承担赔偿责任;双方都有过错的,按照各自过错的比例分担责任。
(二)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没有过错的,由机动车一方承担赔偿责任;有证据证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有过错的,根据过错程度适当减轻机动车一方的赔偿责任;机动车一方没有过错的,承担不超过百分之十的赔偿责任。
交通事故的损失是由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故意碰撞机动车造成的,机动车一方不承担赔偿责任。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