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普法百科> 正文内容

诈骗罪中的虚构事实隐瞒真相是什么

一、诈骗罪中的虚构事实隐瞒真相是什么

诈骗罪中的虚构事实、隐瞒真相是指欺骗行为,是使被害人陷入错误认识并作出行为人所希望的财产处分的关键要素。

诈骗罪中的虚构事实隐瞒真相是什么

虚构事实指编造并不存在的事实,以此欺骗被害人。虚构的事实可以是全部虚构,也可以是部分虚构。例如,谎称自己有特殊渠道能买到低价优质商品,实际上根本没有该渠道,让被害人信以为真并付款,这就是全部虚构;若商家夸大商品功效,部分内容与实际不符,诱导消费者购买,则属于部分虚构。

隐瞒真相则是指行为人有义务告知对方某种真实情况却故意不告知。比如,在二手车交易中,卖家知道车辆发生过重大事故,但故意不向买家说明,使买家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购买车辆。

虚构事实和隐瞒真相既可以通过言语表达,也能以行为实施,甚至利用特定环境或身份进行。关键在于该行为能让被害人产生错误认识,进而基于此错误认识处分财产,遭受财产损失,而行为人因此非法获利。

二、诈骗达成谅解协议还追究刑事责任吗

诈骗案件中,达成谅解协议仍可能追究刑事责任。谅解协议通常是被害人对的行为表示谅解,它在司法实践中有一定作用,但并不意味着免除刑事责任。

从法律规定来看,诈骗罪属于案件。一旦构成犯罪,即侵害了所保护的社会关系,由国家司法机关代表国家进行追诉,而非由被害人决定是否追究。即使被害人谅解,司法机关仍会依据法律和犯罪事实决定是否继续追究。

谅解协议在量刑方面会产生影响。量刑时会综合考虑犯罪情节、悔罪表现等因素。达成谅解协议可视为犯罪嫌疑人有悔罪表现,积极弥补被害人损失,法院可能据此从轻处罚。例如原本可能判处较重刑罚,因有谅解协议,可适当减轻量刑幅度。

所以,诈骗案件达成谅解协议后,司法程序仍会推进,犯罪嫌疑人大概率要承担刑事责任,但谅解协议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处罚。

三、诈骗案派出所立案后报案人可以撤案吗

诈骗案属于公诉案件,派出所立案后,报案人通常不可以撤案。

公诉案件是由国家公诉机关即人民检察院代表国家追究犯罪嫌疑人刑事责任,是否追究、是否继续诉讼程序由司法机关根据法律规定决定,而非由报案人掌控。一旦派出所对诈骗案立案,意味着司法机关已认定案件可能存在犯罪事实,需要依法进行侦查、起诉等刑事诉讼流程。

不过,若存在法定情形,司法机关会作出撤销案件决定。比如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犯罪嫌疑人死亡的等。

若报案人在立案后发现可能存在误会等情况,可向公安机关说明情况,但最终是否撤案要由司法机关依据法律和调查结果判断。报案人应配合司法机关工作,如实提供线索和信息,以保障刑事诉讼顺利进行。

以上是关于诈骗罪中的虚构事实隐瞒真相是什么的相关回答,如您正遇到法律难题不知道怎么解决?或者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律师,请点击咨询按钮,可以根据你的大概情况为匹配到最合适的本地专业律师。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

本文链接:https://www.hefeilaws.com/hf/1469829.html

诈骗罪中的虚构事实隐瞒真相是什么的相关文章

转让过程中虚构营业收入,隐瞒真相算不算诈骗

一、转让过程中虚构营业收入,隐瞒真相算不算诈骗转让过程中虚构营业收入、隐瞒真相可能诈骗。具体分析如下: 1.符合诈骗构成要件:以非法占有为目,用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方法,取数额较大公私财物行为。转让中虚构营业收入、隐瞒真相,若转让方借此让受让方产生错误认识,并基于该错误认识处分财产,且...

借钱不还属于虚构事实

借钱不还一种常见社会问题,也许多人面临困扰。借钱不还并不属于虚构事实,而一个真实存在现象。在社会交往,借钱不还不仅仅一种道德问题,更涉及法律和社会信用体系运作。 借钱不还涉及到法律问题。在大多数国家,借贷行为受到法律保护,借款人和借款人之间通常会签订合同或者有书面借款协议。...

虚构事实借钱不还怎

虚构事实借钱不还怎办?这一个棘手问题,可能带来严重法律后果。如果您发现有人虚构事实从您那里借钱,而没有按时偿还,了解您权利和选择非常重要。 当您得知有人使用虚构事实向您借钱却不还时,采取以下步骤以保护您权利至关重要: 1. 收集证据:收集所有与贷款文件和信息,包括借条、短信、...

隐瞒离婚事实会带来哪些法律后果?离婚隐瞒事实的法律后果

隐瞒离婚事实会带来哪些法律后果?离婚隐瞒事实的法律后果

问题解答隐瞒离婚事实在法律上不允许,如果一方在离婚时隐瞒了重要信息,例如隐瞒了共同财产或藏债务,这将被视为违法行为,根据《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的相关规定,故意隐瞒夫妻共同财产,导致另一方在离婚时无法获得应有财产分配,将受到法律制裁,隐瞒债务也可能对未告知一方造成经济损失,甚至可能影响到其...

罪中止和犯未遂区别是什么意思(犯罪中止和犯未遂区别是什么呢)

未遂与停止犯罪的区别主要在于四点,包括犯发生时间、未完成犯罪的原因、行为结果和刑责任。其,犯停止,通常因为犯行为客观上能够完成,但行为人主观上不愿意继续施犯行为。从这一点来看,刑缓刑处罚对较轻。如果成缓刑且未造成损害,一般可以免除处罚。 1.如何区分犯未遂和停止犯...

房产虚构房源定金怎办(房产虚构房源定金违法吗)

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检察院指控称,20xx年9月1日,被告人何某捏造其委托租赁上海市浦东新区某某住宅房屋的事实诈骗受害人郝某人民币(以下称)。收取租赁押金名称元。 20XX年9月19日,被告人何某虚构其在受托出租小区内有出租房屋的事实,以收取租赁押金为名,取被害人郝某3000元。 20XX...

虚构自己所拥有财物犯法吗(虚构自己所拥有财物成语)

罪的复杂性使得正确区分犯与非犯变得非常困难。两者界限一旦混淆,就会纵容犯,伤害无辜群众,挫伤人民群众打击犯罪的积极性,损害国家和人民利益。利益,司法机关也会失去人民群众信任和支持,刑法任务就难以现。 一、案例摘要 兰无证经营法兰厂。由于经营不善,他欠丁某12万元货款。为了偿还债...

未遂和犯预备犯罪中区别(犯预备与犯罪中区别是什么)

当前社会,在就业、出行、购物等各种情形时,都可能会遇到一些法律权益被他人侵害等一系列法律问题,所以我们应该多学习了解一些法律知识,这样在面对这些法律问题时我们就可以通过法律方式来维权了。在本文内容我们对犯预备未遂联系是什么,犯既遂形态主要有以下四种:进行了解答,希望能解答您问...

罪中止和未遂成立条件是什么(犯罪中止和未遂成立条件一样吗)

为了更好处理生活可能出现法律问题,我们需要学习一些法律知识。为了帮助大家更好了解一些法律知识,本站整理了一些设立刑缓刑应具备三点。我们来看看犯罪中止条件和处罚原则的相关法律内容。 犯罪中止成立应当具备三个条件: 1、犯罪的停止必须发生在犯过程。这停止犯罪的时间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