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贷逾期多少钱才能被起诉立案?这个问题很多人都搞错了!
某天突然收到一条短信,写着“您已逾期,请尽快还款,否则将依法起诉”;或者接到催收电话,对方语气强硬地说:“再不还钱,我们就要走法律程序了!”这时候你心里一慌,脑子里蹦出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我到底欠了多少,他们才有资格去法院告我?是不是欠得少就没事?
说实话,这个问题问得特别普遍,但答案却没那么简单,很多人以为,只有欠了几万、十几万才会被起诉,几千块根本不够看,可现实是——哪怕你只欠3000块,平台也可能把你告上法庭。
为什么?因为能不能起诉,关键不在于金额多少,而在于债权方愿不愿意走司法程序。从法律角度讲,只要存在合法的借贷关系,且你确实违约未还,哪怕是一分钱的债务,理论上都可以通过诉讼追讨,实践中平台会综合成本、回款概率、催收策略等因素决定是否起诉,但“起诉门槛”从来不是由金额划定的硬性标准。
举个例子,有些人觉得小额逾期平台懒得管,结果没想到几个月后收到了法院传票,你以为的小事,在对方眼里可能已经是“典型失信案例”,拿你开刀还能震慑其他借款人。
更重要的是,现在很多网贷平台在放款时就约定了争议解决方式,一旦逾期超过90天,债权人有权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这种条款写进合同里,就具备法律效力,别再说“我没还几千块不至于被起诉”这种话了——真到了那天,坐在被告席上的可是你自己。
而且你要知道,一旦进入诉讼程序,不只是本金的问题,法院判决后,你还得承担利息、违约金、诉讼费、律师费……甚至可能被列入失信名单,影响出行、子女上学、考公考编,到那时候,后悔都来不及。
以案说法:小李的“三千块噩梦”
小李去年借了一笔网贷,总共5000元,分期12个月,前几个月按时还了,后来失业断了收入,最后剩下3280元没还,他心想:“也就三千多,平台应该不会为了这点钱打官司吧?”于是就没太当回事。
结果半年后,他突然收到法院邮寄的《应诉通知书》和《民事起诉状》,赫然发现贷款公司已经把他告了,要求偿还本金加罚息共4100多元,并承担案件受理费,更让他崩溃的是,因为没及时应诉,法院缺席判决他败诉,征信直接拉黑。
后来小李找到我咨询,我才告诉他:“你犯了个致命错误——把‘可能性’当成‘确定性’,平台不是不能告你,而是看你值不值得告,但只要你逾期时间长、联系不上、态度消极,哪怕金额小,也可能是杀鸡儆猴的对象。”
这个案子最终调解结案,但小李的征信记录已经留下污点,申请房贷被拒,教训极其深刻。
法条链接:法律怎么说?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二条规定:
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二)有明确的被告;
(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民法典》第六百七十五条规定:
借款人应当按照约定的期限返还借款,对借款期限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依照本法第五百一十条的规定仍不能确定的,借款人可以随时返还;贷款人可以催告借款人在合理期限内返还。
也就是说,只要借贷关系成立、证据充分、诉求明确,无论金额大小,法院都应当依法受理。不存在“必须达到某个数额才能立案”的法律规定。
律师总结:别拿侥幸心理赌未来
作为从业多年的执业律师,我想告诉你一句掏心窝子的话:网贷逾期要不要被起诉,从来不是一个数学题,而是一个风险判断题。
金额大小只是影响因素之一,真正决定你是否会被告上法庭的,是你逾期的时间、态度、还款意愿以及平台的风控策略,有些平台专门挑“钉子户”起诉,就是为了树立司法权威;有的则批量处理小额案件,借助法院执行力批量回款。
我的建议很明确:
- 不要轻视任何一笔逾期,哪怕是几千块;
- 主动沟通比逃避强一万倍,很多平台愿意协商分期或延期;
- 收到传票千万别置之不理,缺席判决等于自动认输;
- 尽早寻求专业帮助,避免小事拖成大祸。
法律从不保护躺在权利上睡觉的人,欠债不可怕,可怕的是用错误的认知去应对风险,别等到传票送到家门口才后悔——那时,一切都晚了。
网贷逾期多少钱才能被起诉立案?这个问题很多人都搞错了!,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