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法院案例> 正文内容

以案释法 | 校外培训“退费难”法官教你维权

合飞律师10个月前 (12-07)法院案例17

近年来,培训机构“跑路”“退费难”等引发的纠纷时有发生,让我们走进西夏区人民法院近期审理的一起教育培训合同纠纷案件,看看法官有什么建议。

以案释法 | 校外培训“退费难”法官教你维权

案情简介

2022年8月25日,许某某因备考需要,与某教育公司签订《学员课程协议》,约定许某某自愿参加某教育公司提供的A班协议班课程,某教育公司保证许某某通过当年某全国考试的初试及复试;如许某某因客观原因不能通过当年某全国考试的初试及复试,某教育公司扣除所报课程标定价格的40%,作为许某某学习期间产生的相关学习管理费用,其余款项退还许某某;因某教育公司原因无法继续提供课程服务的,某教育公司扣除已上课程费用后,退还剩余费用。协议还对双方其他权利义务、合同解除等内容进行了约定。

在接受网课学习过程中,许某某发现该机构管理混乱,培训课程不能完全实施,教学质量不高,遂提出退费申请,经过协商,2024年4月3日,某教育公司给许某某开具一份《住宿押金退费表》,载明退费金额为47600元。此后在办理退费时,某教育公司内部人员相互推诿,许某某始终未拿到约定的退费金额,多次协商无果后,许某某将某教育公司诉至法院,要求其退还培训费共计68000元。

法院认为

许某某与某教育公司之间形成教育培训合同关系,双方均应严格按照合同约定履行各自义务。经对许某某提交的证据进行审查,并结合许某某的当庭陈述,法院对许某某主张某教育公司应退还培训费的事实予以确认。最终法院结合许某某提交《住宿押金退费表》载明的退费金额,判决某教育科技有限公司退还许某某培训费47600元。

法官说法

教育培训合同是消费者与培训机构之间就教育服务达成的一种协议,通常约定有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培训费用及付款方式、违约责任等内容。广大学子在报名培训课程前,一定要“擦亮”眼睛,不要轻信“笔试包过”“不过全退”等宣传语,理性选择证照齐全、口碑较好、经营状态较为稳定的培训机构,并签订书面培训合同,对培训内容、培训期限、授课质量、收费标准、能否退款、退费标准与违约责任等容易引发纠纷的事项进行明确约定。在接受培训过程中,也要密切关注培训机构的经营状况,注意保存合同文本、缴费票据、沟通信息等相关证据,一旦发生纠纷,可以第一时间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

本文链接:https://www.hefeilaws.com/hf/1463.html

以案释法 | 校外培训“退费难”法官教你维权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