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没身份证,怎么坐火车?难道只能抱大腿上车?
带着娃准备坐高铁回老家,临到检票口才发现——哎哟,孩子的身份证忘带了!或者更常见的是,孩子压根还没办身份证,这时候心里咯噔一下:不会连车都上不了吧?
别慌,这事儿其实很多人都碰过,而且国家早就考虑到咱们带娃出行的难处了,今天我就来给你掰扯清楚:小孩没有身份证,到底能不能坐火车?怎么坐?需要啥证明?
先说结论:可以坐!完全没问题!但得会“操作”。
按照铁路部门的规定,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是可以不凭身份证原件乘车的,为什么呢?因为很多小朋友确实还没来得及办理居民身份证,那靠啥?靠“户口本”或者“出生医学证明”这类能证明身份和亲属关系的材料。
具体怎么操作?
👉 如果你是通过12306网站或app买票,给小孩添加乘车人时,可以选择“儿童”证件类型,填写户口本上的身份证号码(没错,户口本上有每个家庭成员的身份证号),然后选择“用户待核验”状态也没关系,现场能核对就行。
👉 到车站后,直接走人工通道,出示同行成年人的有效身份证件 + 孩子的户口本或出生证明原件,工作人员核对信息无误后,就会放行,如果是婴儿,甚至出生证明都还没办,部分车站也接受医院开具的出生记录或母子健康手册作为辅助证明。
特别提醒一点:现在很多车站已经启用人脸识别自助闸机,儿童往往因为身高不够、面部特征不明显无法通过。带娃出行,建议直接走人工通道,省时又省心。
如果你经常带孩子坐车,强烈建议早点给孩子办一张身份证,现在派出所对儿童办证越来越便利,有的地方甚至专门开设“儿童办证绿色通道”,有了身份证,不仅坐火车方便,坐飞机、住酒店、参加比赛等等场景都能用得上,一证在手,全家安心。
以案说法:一次“差点被拦下”的亲子旅程
去年春节前,李女士带着5岁的儿子从杭州回江西老家,出发当天,她发现孩子的户口本落在了爸妈家,而孩子又没办身份证,到了火车站,她试着刷自己的身份证进站,结果闸机直接报警:“儿童需随行成人核验!”她急得直冒汗。
好在她包里还有一张孩子的疫苗接种本,上面有姓名、出生日期和身份证号,她赶紧找人工窗口说明情况,值班民警通过系统查询了她的购票信息,确认孩子是同行人员,并比对接种本上的信息一致后,最终允许通行。
事后李女士感慨:“原来一个小小的证件疏忽,真能把人卡在路上。”她回来第一件事就是带孩子去派出所办了身份证。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虽然政策人性化,但“临时救急”总有风险,提前准备,才是最稳妥的出行方式。
法条链接:这些规定你得知道
根据《铁路旅客运输规程》(2023年施行)第三十一条规定:
“随同成年人旅行的年满6周岁且未满14周岁的儿童,应当购买儿童票;未满6周岁且不单独占用席位的免费乘车。
实名制购票、乘车时,儿童可使用本人有效身份证件,也可使用同行成年人的有效身份证件信息;无法提供身份证件的,应提供户口簿、出生医学证明等其他有效身份证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第七条规定:
“公民应当自年满十六周岁之日起三个月内,向常住户口所在地的公安机关申请领取居民身份证。”
这意味着,16岁以下的孩子不是“必须”有身份证,而是“可以自愿申领”,也就是说,家长完全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提前为孩子办理身份证。
律师总结:温情背后的法律逻辑
我们常说“法律是冰冷的”,但在儿童出行这件事上,我看到的是制度设计中那份细腻的人性化考量,国家既坚持实名制管理的安全底线,又为特殊群体留出了灵活空间。
作为家长,你要明白:政策的宽容不是漏洞,而是保障。不能因为“可以通融”就掉以轻心,真正的法律意识,不是钻空子,而是在规则之内,把每一步走扎实。
所以我的建议很明确:
✅ 小孩没身份证?带上户口本或出生证明,放心坐车。
✅ 经常出行?尽快给孩子办身份证,一劳永逸。
✅ 检票时别挤自助闸机,走人工通道最稳妥。
带娃出门不易,但只要准备充分,哪怕走得再匆忙,也能一路顺风,毕竟,孩子的笑脸,不该被一张证件挡住去路。
——一位懂法,也懂生活的律师爸爸 如是说。
小孩没身份证,怎么坐火车?难道只能抱大腿上车?,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