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外地,身份证丢了或要换新,到底该怎么办?
你有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人在异乡打工、上学或者出差,突然发现身份证不见了,或者有效期快到了,心里“咯噔”一下:这可咋办?回老家补办太折腾,不办吧,坐高铁、住酒店、办业务处处受限,别急,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这个让很多人头疼的问题:“异地怎么办身份证”,作为从业十几年的律师,我见过太多人因为不了解政策白白多跑冤枉路,今天我就用最接地气的方式,给你讲清楚这件事。
其实啊,现在国家早就推出了“异地办理身份证”的便民政策,再也不用非得千里迢迢赶回户籍地了,只要你是中国公民,居民身份证到期、丢失、损坏需要补领或换领,都可以在居住地的公安机关申请办理,真正实现了“就近办、异地办”。
具体怎么操作呢?三步走,简单明了:
第一步:准备材料,带上你的户口本(如果有的话)、原身份证(如果是换领)、居住证或暂住登记凭证(大多数城市要求提供),有些地方还接受租房合同、社保缴纳记录、学生证等作为居住证明,如果你是首次申领身份证,目前还不能跨省异地办理,必须回户籍地。
第二步:去派出所或政务服务中心,找到你所在城市的任一支持异地办证的派出所或户政大厅,现场拍照、采集指纹、填写申请表,整个过程大概20分钟搞定,比你点个外卖还快。
第三步:等待和领取,一般15到20个工作日就能办好,你可以选择邮寄到家,也可以自己去取,费用方面,换领是20元,补领是40元,全国统一价,不会乱收费。
这里特别提醒大家:不是所有城市都支持所有省份的异地办理,尤其是偏远地区或少数民族自治州可能略有差异,建议出发前先打个电话咨询当地派出所或通过“公安部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查询确认,避免白跑一趟。
以案说法:
我曾经代理过一位在深圳工作的湖南姑娘小陈,她身份证丢了,正赶上要签劳动合同、办银行卡,急得团团转,第一反应就是买高铁票回长沙,后来她朋友提醒说可以异地补办,她半信半疑去了附近的派出所,结果当天就提交了申请,两周后身份证寄到公司楼下,她后来跟我说:“原来政策这么贴心,早知道就不花那笔冤枉钱了。”你看,信息差真的会让人多走弯路。
法条链接: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第十二条明确规定:“公民申请领取、换领、补领居民身份证,公安机关应当按照规定及时予以办理,具体办法由国务院公安部门规定。”
公安部发布的《关于建立居民身份证异地受理挂失申报和丢失招领制度的意见》中明确指出:自2017年7月起,全国范围内实施身份证异地受理机制,逐步实现“离开常住户口所在地到其他省(自治区、直辖市)合法稳定就业、就读、居住的公民,可向现居住地公安机关申请换领、补领居民身份证”。
律师总结:
说到底,“异地怎么办身份证”已经不再是难题,而是国家推进“放管服”改革、提升公共服务便利化的重要体现,作为普通人,我们要做的就是主动了解政策、用好政策,别再被“必须回老家”的旧观念困住脚步,记住几个关键词:居住证、异地受理、15个工作日、邮政速递,把这些信息存进手机备忘录,关键时刻能省下大把时间与精力。
法律的意义,从来不只是惩罚与约束,更是服务与保障,一张小小的身份证,背后是国家对每一位公民权利的尊重与守护,下次再遇到类似问题,别慌,你知道该怎么做了。
人在外地,身份证丢了或要换新,到底该怎么办?,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