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上漏水把我家泡了,到底该怎么告?
某天回家突然发现天花板在“流泪”,墙皮起鼓、地板翘边,走近一闻还有股潮湿的霉味——不用问,八成是楼上漏水惹的祸,更气人的是,你找楼上沟通,人家要么装傻充愣,要么拖着不修,最后损失全得你自己扛,这时候很多人心里就冒出一个念头:这事儿能不能打官司?怎么起诉?
别急,今天我就以一个执业十几年的律师身份,跟你掏心窝子聊聊——楼上漏水怎么起诉,手把手教你从“忍气吞声”变成“依法维权”。
先搞清楚:谁该负责?
很多人第一反应是“楼上住户肯定赔”,但法律上没那么简单,关键要看漏水原因。
- 如果是楼上装修不当、水管破裂、防水没做好,那责任在楼上业主;
- 如果是公共管道老化,比如主管道堵塞或破裂,那物业可能要担责;
- 如果你家长期不管不顾,导致损失扩大(比如漏水一周还不处理),法院可能会认定你也存在一定过错,赔偿金额打折。
所以第一步不是冲上去打官司,而是固定证据!
证据怎么留?一步都不能少!
打官司,说白了就是打证据,没有证据,再有理也赢不了。
- 拍照录像:第一时间把你家被泡的情况拍下来——天花板滴水、墙面发黑、家具变形……连时间戳都要保留。
- 找专业机构鉴定:建议请有资质的房屋质量检测机构出具《漏水原因鉴定报告》,明确是不是楼上导致的。
- 保留维修票据:自己临时修补的费用、请人清理的工钱,全都留发票。
- 沟通记录不能少:微信聊天、通话录音、物业协调记录,统统保存好,这些都能证明你积极维权,对方推诿。
记住一句话:没证据的维权,就像没地图的航行,迟早翻船。
起诉流程:普通人也能看懂的四步走
别一听“起诉”就觉得复杂,其实流程很清晰:
- 写起诉状:写明原告(你)、被告(楼上业主)、诉讼请求(比如赔偿5万元)、事实与理由(什么时候漏的、造成什么损失、对方不配合)。
- 准备材料:身份证、房产证、照片视频、鉴定报告、维修发票、沟通记录……打印成册,一式两份。
- 去法院立案:到你家所在地的基层法院(一般是区法院)提交材料,现在还能网上立案,方便多了。
- 等开庭调解或判决:法院会先组织调解,调不成就开庭,整个过程一般3到6个月。
费用也不高,财产案件按标的收费,比如索赔5万,诉讼费大概1000出头,败诉方承担。
以案说法:张阿姨的胜诉之路
我去年代理过一个案子,特别典型。
张阿姨家住一楼,楼上老王装修时把卫生间防水层破坏了,结果三个月后张阿姨家厨房顶棚开始渗水,橱柜发霉、灯具短路,维修花了两万八,她找老王,老王说“又不是我故意的,凭啥我全赔?”物业也推说“这是私人装修问题”。
张阿姨找到我,我们立刻做了三件事:
- 聘请第三方机构鉴定,确认漏水源来自楼上卫生间的下水管接口松动;
- 整理全部维修票据和现场照片;
- 提起诉讼,要求赔偿2.8万元并承担鉴定费。
开庭时,老王还想狡辩,但面对白纸黑字的鉴定报告和完整的证据链,法官当庭判决:老王全额赔偿,外加3000元鉴定费。
这个案子告诉我们:只要证据扎实,普通人也能打赢邻里纠纷。
法条链接:你的权利有法可依
这类案件主要依据以下法律规定:
- 《民法典》第296条:不动产权利人因用水、排水、通行等利用相邻不动产的,应当尽量避免对相邻的不动产权利人造成损害。
- 《民法典》第1165条: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 《民法典》第1184条:侵害他人财产的,财产损失按照损失发生时的市场价格或其他合理方式计算。
简单说:你家被泡,是因为楼上过错导致的,你就该赔;你不赔,法院判你赔。
律师总结:别怕麻烦,但更要讲究方法
楼上漏水不是小事,处理不好,轻则邻里反目,重则长期困扰生活,很多人选择忍一忍,觉得“抬头不见低头见”,但你要明白:善良要有锋芒,维权不是撕破脸,而是守住底线。
起诉不是目的,解决问题才是,但在对方拒不配合时,法律是你最硬的底气。
最后送大家三句话:
✅ 漏水别慌,先取证;
✅ 沟通留痕,别口头;
✅ 该出手时就出手,法院的大门永远为讲理的人敞开。
如果你正在经历类似困扰,不妨静下心来,收集证据,必要时找个专业律师聊聊,别让一时的犹豫,换来长久的委屈。
毕竟,家是港湾,不该总在漏水。
楼上漏水把我家泡了,到底该怎么告?,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