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贷逾期了还能坐飞机吗?知乎上吵翻天,真相到底是什么?
“网贷逾期了,还能不能买机票坐飞机?”下面的回答五花八门,有人说“欠钱就是老赖,肯定上不了飞机”,也有人反驳说“又不是法院判的,凭啥限制我出行?”看得人一头雾水,作为一个常年处理债务纠纷的律师,今天我就来给大家扒一扒这个话题背后的法律真相——别再被误导了!
咱们先说结论:单纯的网贷逾期,不等于自动被限制高消费,也不直接导致你买不了机票、坐不了飞机,但如果你已经被法院列为“失信被执行人”,那对不起,飞机、高铁、星级酒店……统统跟你说拜拜。
很多人搞混了一个概念:“逾期”和“失信”是两回事。网贷平台给你放款,你没按时还,这叫民事违约,平台可以催收、可以起诉你,但不能直接把你拉进“黑名单”,只有当他们把你告上法院,法院判决你还钱,而你拒不执行,对方申请强制执行后,法院才会根据情况把你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
一旦进了这个名单,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限制被执行人高消费的若干规定》,你就属于被“限高”的对象,这时候,你别说头等舱了,连经济舱都买不了,系统会自动拦截你的身份信息,12306、航空公司订票系统都会弹出提示:“该旅客已被限制高消费,无法购票。”
但问题来了——是不是所有逾期的人都会被起诉?答案是否定的,很多网贷平台走的是批量诉讼流程,成本高、周期长,尤其是一些金额较小的案件,平台可能选择外包催收,或者暂时搁置,并不会马上走法律程序。你逾期了,不代表你立刻失去坐飞机的权利。
我还是要提醒大家:别心存侥幸,现在信用体系越来越完善,法院的执行系统和各大出行平台已经实现数据联动,我曾经接过一个案子,当事人以为自己只是欠了几万块网贷,不影响生活,结果因为被起诉后没出庭也没还款,法院缺席判决后强制执行,他被列入失信名单,出差时在机场过不了值机系统,当场社死。
以案说法:
去年我代理过一个客户小李,90后程序员,在多个平台借了十几万做创业资金,结果项目失败,逾期快一年,他自己没当回事,照常订机票去三亚度假,直到有一次准备飞成都开会,提前在线值机时发现“购票失败”,打电话给航司才知道自己被“限高”了,一查才发现,其中一家网贷公司早就起诉他,法院判决还款,他没理会,对方申请了强制执行,他被正式纳入失信名单。
更麻烦的是,公司HR后来知道了这事,觉得他“信用有问题”,项目负责人职位被调岗,小李追悔莫及,最后只能筹钱还款,向法院申请解除限制,整个过程花了三个月,不仅耽误工作,精神压力也极大,这个案例告诉我们:逾期不可怕,可怕的是无视后果。
法条链接: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六十二条:
“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人民法院可以限制其高消费及非生活或者经营必需的有关消费。”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限制被执行人高消费的若干规定》第三条明确列出:
“被执行人为自然人的,不得有以下高消费及非生活和工作必需的消费行为:(一)乘坐交通工具时,选择飞机、列车软卧、轮船二等以上舱位……”
注意关键词是“被执行人”——也就是说,必须经过法院判决+执行程序,才可能触发限制。
律师总结:
说到底,网贷逾期本身不会直接剥夺你坐飞机的权利,但它是通往“失信被执行人”的第一步。别以为平台不起诉就万事大吉,现在的司法效率越来越高,批量立案、线上开庭越来越普遍,一旦进入执行阶段,限制高消费几乎是标配。
我的建议是:
- 逾期后别失联,主动和平台沟通,争取分期或展期;
- 收到法院传票一定要重视,出庭应诉,争取调解;
- 已被执行的,尽快履行义务,申请解除限高,修复信用;
- 别拿信用开玩笑,现代社会,信用就是通行证。
最后送大家一句话:借钱一时爽,逾期火葬场;法律有底线,出行别踩雷。别等到在机场被拦下的那一刻,才后悔当初没把“还钱”当回事。
—— 一名不愿看到客户在机场崩溃的执业律师
网贷逾期了还能坐飞机吗?知乎上吵翻天,真相到底是什么?,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