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业贷款能贷多少?这个问题90%的老板都搞错了!
我这家小店开了三年,账上流水也还行,到底能从银行贷到多少钱?是十万、五十万,还是上百万?别急,今天咱们就来把“营业贷款能贷多少”这个事儿,掰开了、揉碎了讲清楚。
先说一个扎心的现实:很多人以为营业贷款是“看营业额给额度”,其实大错特错!银行不是慈善机构,它要看的,是“你有没有能力还钱”,而不是“你赚了多少钱”。
那到底怎么算?别急,听我慢慢道来。
营业贷款额度,银行到底看什么?
经营稳定性是核心
银行最喜欢“稳”字当头的老板,你开了三年店,每年利润稳定,哪怕营业额不高,也比刚开业半年、月月暴涨暴跌的强。持续稳定的经营记录,是银行判断你“还款能力”的第一道关卡。流水 ≠ 贷款额度
很多人拿着银行流水单去申请贷款,觉得“我一年流水500万,怎么也得贷个100万吧?”但银行看流水,重点不是总额,而是净现金流,你赚了500万,但成本480万,净利才20万,那银行会认为你抗风险能力弱,额度自然打折。抵押物和信用加持
如果你有房产、设备、存货等可抵押资产,或者个人征信干净、无逾期,那额度会大幅上浮。无抵押的信用贷,通常额度在年利润的1-3倍之间;有抵押的,最高可达资产估值的70%。行业属性也有影响
同样是年利润50万,开连锁餐饮的,可能比做建材批发的更容易贷到高额度,为什么?因为餐饮现金流稳定、可预测性强,而批发行业账期长、回款慢,银行会更谨慎。
真实案例告诉你:别人贷了80万,你为啥只批了20万?
老张开了一家社区超市,年流水280万,申请营业贷款,银行最终批了30万。
而隔壁老李,做餐饮,年流水才200万,却贷到了80万。
为什么?
- 老张的流水里,很多是现金交易,银行无法核实真实性;
- 老李用了正规POS系统,每一笔收入都可查,且连续两年盈利;
- 老李还提供了门店租赁合同和设备清单,证明经营实体稳定。
你看,不是流水决定额度,而是“可验证的经营能力”说了算。
如何提高营业贷款额度?3个实操建议
提前3-6个月规范财务
别等到要贷款才开始记账,用正规财务软件,保留发票、合同、银行流水,让每一笔收入都“有据可查”。优化资产负债结构
减少私人账户与公账混用,避免大额异常转账,银行系统会自动识别“可疑交易”,一旦触发风控,直接拒贷。多渠道对比,别只盯一家银行
国有大行利率低但门槛高,城商行和民营银行更灵活。建议同时申请2-3家,择优放款。
建议参考:
如果你正打算申请营业贷款,建议先做一次“自我体检”:
- 近12个月银行流水是否完整?
- 是否有纳税记录或开票数据?
- 是否有可抵押资产?
把这些材料整理好,再去找银行或专业助贷机构咨询,不要盲目申请,避免征信被频繁查询影响通过率。
相关法条参考:
- 《民法典》第六百六十八条:借款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约定借款种类、币种、用途、数额、利率、期限和还款方式等条款。
- 《贷款通则》第十七条:贷款人对借款人的信用状况、还款能力、担保情况等进行审查,合理确定贷款额度。
- 《中小企业促进法》第四十条: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信贷支持,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
“营业贷款能贷多少”从来不是一个固定数字,而是你经营实力的“镜像反映”。
银行不看热闹,只看门道。
流水再大,不如利润真实;
生意再忙,不如账目清晰。
真正能贷到钱的老板,不是最能赚的,而是最会“展示自己能还钱”的。
别再问“我能贷多少”,先问问自己:我的经营数据,经得起银行的“放大镜”吗?
准备好了,额度自然来。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