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婚结婚多久才能分夫妻共同财产?
一、二婚结婚多久才能分夫妻共同财产
二婚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取得的财产,一般都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并不以结婚时间长短来区分能否分割。
只要是在婚姻关系持续期间,双方通过劳动、继承、受赠等合法途径获得的财产,如工资、奖金、生产经营收益、收益、继承或赠与所得财产等,都归夫妻共同所有。
在离婚或满足法定的特殊情形下,双方可以对夫妻共同财产进行分割。例如,一方有隐藏、转移、变卖、毁损、挥霍夫妻共同财产或者伪造等严重损害夫妻共同财产利益的行为;一方负有法定义务的人患重大疾病需要医治,另一方不同意支付相关医疗费用等。
如果夫妻双方对有约定的,按照约定执行。若无约定,在需要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应遵循平等分割等原则进行处理。
二、二婚结婚后财产属于共同财产吗
二婚结婚后财产是否属于共同财产,需根据具体情况判定。
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双方所得的下列财产,一般属于夫妻共同财产:
1. 工资、奖金、劳务报酬。
2. 生产、经营、投资的收益。
3. 知识产权的收益。
4. 继承或者受赠的财产,但或者中确定只归一方的财产除外。
5. 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包括一方以个人财产投资取得的收益、男女双方实际取得或者应当取得的、等。
然而,如果夫妻双方对财产有书面约定,明确各自财产范围,那么就按照约定执行。例如,双方签订协议约定各自的工资收入归个人所有,那么该工资就不属于共同财产。
所以,二婚通常为共同财产,但有特殊约定的除外。
三、二婚结婚算共同财产吗
二婚结婚时,婚前财产一般不算共同财产。
根据法律规定,一方的婚前财产属于夫妻一方的个人财产。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通常才属于夫妻共同财产。
婚前财产是指在前,一方已经取得的财产,比如一方在二婚登记前购买的房产、车辆,继承或受赠且明确只归一方的财产等。这些财产在二婚时依然属于该方个人所有,不会因为二婚这一事实而转化为夫妻共同财产。
不过,如果夫妻双方通过书面形式约定,将一方的婚前财产约定为夫妻共同财产,那么该财产就会按照约定成为共同财产。所以,总体来说,二婚婚前财产原则上不是共同财产,但可依约定改变其性质。
以上是关于二婚结婚多久才能分夫妻共同财产的相关回答,若您有相似法律问题,细节、证据不同,答案也会不同,建议咨询律师,仅需3~15分钟获得专业解答!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