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积金到底能省多少钱?看完这篇你就懂了!
你有没有算过,每个月工资条上那笔“公积金”到底帮你省了多少真金白银?很多人觉得公积金就是个“可有可无”的福利,顶多用来买房时贷款便宜点,但其实,公积金的省钱潜力,远比你想象的大得多,它不仅影响你的房贷成本,还悄悄帮你省下税、多拿钱,甚至在退休后还能成为一笔可观的“养老金”。
咱们今天就来掰开揉碎地算一笔账——公积金省多少钱?
直接省税:每月工资“多赚”几百块
先说一个很多人忽略的点:公积金是免税的!
根据我国税法规定,个人缴纳的住房公积金部分,可以在计算个人所得税前扣除,也就是说,你工资里扣的那部分公积金,不计入应纳税所得额。
举个例子:
小李月薪1.5万元,单位和个人各缴12%的公积金,也就是每月缴存1800元(单位出1800,个人出1800,账户进3600元)。
这1800元个人缴纳的部分,是不用交个税的。
如果没公积金,这1.5万全算应税收入,按现行税率,小李每月个税约1300元;
有了公积金,应税收入变成1.32万,个税降到约900元。
每月直接省税400元,一年就是4800元!
别小看这笔钱,这相当于变相涨薪了,而且是国家政策白给的“免税红包”。
贷款利率低:买房省下的不只是利息
这才是公积金最硬核的省钱功能——低利率贷款。
现在商业贷款利率普遍在3.8%-4.2%(LPR基础上浮动),而公积金贷款利率呢?首套房3.1%,二套房3.575%,别看只差1%左右,拉长30年还款期,差距惊人。
还是拿小李举例:贷款100万,30年等额本息。
- 商贷4.1%:月供约4832元,总利息约73.9万
- 公积金贷3.1%:月供约4270元,总利息约53.7万
30年下来,光利息就省了20.2万元!
而且这还没算组合贷的情况——很多人只能贷一部分公积金,剩下的走商贷,利息成本依然高,所以能多贷公积金,就等于直接给未来减负。
账户余额还能“生钱”:利息+提取=双重收益
很多人以为公积金只能用来贷款,其实不是,你的公积金账户每年还会按一年期定期存款基准利率计息(目前约1.5%),虽然不高,但胜在稳定、免税。
更重要的是,很多城市允许租房提取、装修提取、大病提取、退休提取……
比如你在北上广深租房,每年可以提取一定额度付房租,等于把这笔钱提前“变现”使用,相当于单位给你额外发了一笔补贴。
说白了,公积金不是“冻结资金”,而是“延迟消费的福利金”,你什么时候需要,政策就什么时候帮你“解锁”。
单位匹配=白拿钱:你的“隐形工资”
别忘了,你交多少,单位也得给你交多少。
你每月交1800,单位再给你打1800,账户进账3600。
这1800是单位给你的强制性福利,本质上就是白拿的钱。
如果单位不给你缴公积金?那相当于每月少发你近2000元工资。
从这个角度看,公积金不仅帮你省钱,还在帮你“赚钱”。
✅ 建议参考:如何最大化利用公积金省钱?
- 确认缴存比例和基数:尽量按高基数、高比例缴纳(最高12%),缴得越多,省税越多,贷款额度也越高。
- 尽早申请公积金贷款:优先用足公积金贷款额度,避免组合贷或纯商贷。
- 合理提取使用:租房、还贷、大病等情况下积极申请提取,盘活账户资金。
- 关注异地政策:部分城市支持异地购房贷款或提取,灵活规划。
- 单位未缴?果断维权:公积金是法定福利,单位不缴可向当地公积金中心投诉。
📚 相关法条参考:
《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2019修订)
第三条:职工个人缴存的住房公积金和职工所在单位为职工缴存的住房公积金,属于职工个人所有。
第二十条:单位应当按时、足额缴存住房公积金,不得逾期缴存或者少缴。
第二十四条:职工购买、建造、翻建、大修自住住房,可以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个人所得税法》第六条
下列各项个人所得,免征个人所得税:……(三)按照国家统一规定发给的补贴、津贴;……(住房公积金在规定标准内免税)。《建设部、财政部、人民银行关于住房公积金管理若干具体问题的指导意见》
明确租房、还贷、退休等情形可提取公积金。
公积金省多少钱?答案是:少则几万,多则几十万。
它不仅是买房的“神助攻”,更是你工资外的“免税收入+强制储蓄+单位补贴”三位一体的超级福利。
很多人一辈子都没用好公积金,等于白白损失了一笔巨额隐形财富。
别再把它当成“沉睡账户”了,从今天起,搞懂政策、用好工具、合理规划——
让你的公积金,真正成为“省钱+赚钱”的秘密武器!
每一分公积金,都是国家给你的“未来保障金”,用得好,省下的不只是钱,更是生活的底气。
公积金到底能省多少钱?看完这篇你就懂了!,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