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普法百科> 正文内容

过失是什么意思?你真的了解这个法律术语背后的深意吗?

合飞律师3周前 (09-02)普法百科5

明明不是故意的,却要为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比如开车时不小心撞到了别人的车,或者工作中因为疏忽导致客户资料泄露,这时候,别人可能会说:“你这是有过失!”但“过失”到底是什么意思?它和“故意”有什么区别?在法律上又意味着什么?

咱们就来聊点实在的,把“过失”这个看似简单、实则复杂的法律概念,掰开揉碎,讲个明白。

“过失”不是“不小心”那么简单

很多人一听“过失”,第一反应是:“哦,就是不小心嘛。”但在法律上,“过失”远不止“不小心”三个字这么轻飘飘,它是一种法律责任的认定标准,直接关系到你是否要赔偿、是否构成犯罪,甚至是否要坐牢。

举个例子:你朋友开车超速,结果没刹住车,撞上了前车,他不是故意去撞的,但法院可能认定他“存在过失”,为什么?因为他违反了交通规则,超速驾驶本身就是一种对安全义务的忽视。法律不只看“动机”,更看重“行为是否尽到了应有的注意义务”

过失的两种类型:疏忽大意和过于自信

法律上把“过失”分成两种:

  1. 疏忽大意的过失:你本该想到会有危险,但你没想,结果出事了。
    医生做完手术忘了把纱布拿出来,病人术后感染,医生不是故意的,但他作为专业人士,理应知道必须清点器械和纱布,这种“应当预见而未预见”,就是典型的疏忽大意。

  2. 过于自信的过失:你预见到可能有危险,但你觉得自己能避免,结果没避免。
    一个司机看到前方有孩子在路边玩耍,但他觉得“我技术好,肯定能避开”,于是继续高速行驶,结果真的撞上了,这种“轻信能够避免”,也属于过失。

这两种情况,虽然都不是“故意伤害”,但都因为没有履行应有的注意义务,导致了损害结果,所以法律上就要追究责任。

过失 ≠ 无责,关键在于“注意义务”

很多人觉得:“我又不是故意的,凭什么要我赔?”
但法律讲究的是“社会秩序”和“公平责任”。如果你的行为超出了普通人应有的谨慎程度,哪怕没有恶意,也可能要负责

你在阳台上晾衣服,风一吹,花盆掉下去砸伤了路人,你说“我不是故意的”,但法院会问:“你有没有检查花盆放稳了没有?”如果你明知道风大还把花盆放在边缘,那就属于未尽到合理的注意义务,构成过失。

过失的核心,就在于“你本可以避免,却没有避免”

过失在不同法律领域的体现

  • 刑法中:过失犯罪也是犯罪,比如过失致人死亡罪、交通肇事罪,虽然不像故意杀人那么严重,但同样要承担刑事责任。
  • 民法中:过失是侵权责任的基础,根据《民法典》,因过失侵害他人权益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 行政法中:比如企业因管理疏忽导致环境污染,也可能被行政处罚。

可见,“过失”是贯穿整个法律体系的重要概念,绝不是一句“我不是故意的”就能轻松带过的。


✅ 建议参考:如何避免因“过失”惹上法律麻烦?

  1. 增强风险意识:做任何可能影响他人安全或权益的事前,多问一句:“有没有隐患?”
  2. 遵守规则:交通规则、操作规程、行业标准,都是为了避免过失设定的“安全护栏”。
  3. 保留证据:比如工作记录、监控视频、检查清单,关键时刻能证明你已尽到注意义务。
  4. 购买保险:如车险、责任险,即使有过失,也能减轻经济负担。

法律不苛求完美,但要求“合理谨慎”


📚 相关法条参考: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条
    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依照法律规定推定行为人有过错,其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五条
    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
    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


“过失是什么意思”?它不只是生活中的“不小心”,更是法律上的“未尽注意义务”。你不需要有恶意,也可能因为疏忽或轻信,承担法律责任,理解“过失”,就是学会在自由与责任之间找到平衡。
无论是开车、工作,还是日常生活中的一举一动,多一份谨慎,少一份风险。法律不会因为你“不是故意的”就网开一面,但它会因为你“尽到了应有的注意”而给予理解与保护

下次再听到“你有过失”,别急着辩解,先想想:我,真的做到足够小心了吗?

过失是什么意思?你真的了解这个法律术语背后的深意吗?,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

本文链接:https://www.hefeilaws.com/hf/1408453.html

过失是什么意思?你真的了解这个法律术语背后的深意吗?的相关文章

帮教是什么意思?你真的了解这个法律术语背后的深意吗?

帮教是什么意思你真的了解这个法律术语背后的深意吗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听到“帮教”这个词,尤其在涉及青少年犯罪、社区矫正或司实践新闻中,很多人对“帮教”一知半,甚至误为某种形式“帮助教育”,但其实,“帮教”远不止这么简单,它具有明确法律含义和社会功能专业术语。 “帮教”基本定义 所谓“帮教”,全称“帮助教育”,指对...

现势是什么意思?你真的了解这个法律术语背后的深意吗?

现势是什么意思你真的了解这个法律术语背后的深意吗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偶尔会听到“现势”这个词,尤其法律、房地产或者政策相关讨论中。“现势是什么意思?”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其实背后蕴含着许多值得关注的法律细节和现实义。 “现势”基本含义 从字面来看,“现势”可以理为“当前形势”或“现状”,但在法律语境中,特别在土地登记、不动产交易...

一轮什么?你真的了解这个法律术语背后的深意吗?

一轮什么你真的了解这个法律术语背后的深意吗

有没有在看新闻、听读案件,或者翻阅判决书时,突然看到“一审”“二审”“再审”,甚至听到“一轮什么瞬间一头雾水,心想:“一轮什么又不考试排轮次!”别急,今天咱们就来好好聊聊这个看似模糊、实则大有讲究“一轮什么”。 “一轮什么”其实是个表达,背后往往指的是案...

要约是什么意思?你真的懂这个法律术语背后的深意吗?

要约是什么意思你真的这个法律术语背后的深意吗

在淘宝上看到一件心仪已久商品,标价299元,写着“点击购买即享优惠”,毫不犹豫地下单付款,结果商家却说“库存不足,无发货”?心里一紧:明摆着买卖?我付钱发货,怎还能反悔?里就牵涉到一非常关键的法律概念——要约是什么意思? 很多人以为,只要商品上架、价格标清,顾客下...

补强是什么意思你真的了解这个法律术语的深意吗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听到“证据不足”这个词,那如果一案件中,关键证据不够充分怎办?时候,“补强”这个词就派上用场。 补强是什么意思呢?补强就补充其他证据来增强或完善原本证据证明力,使其更具说服力和法律效力的过程,它不简单“加一点”,而一种系统性、有针对性证据强化手段,尤...

销控是什么意思你真的了解这个房地产术语背后的深意吗

在买房程中,我们常常会听到销售人员提到一词:“销控”,很多人第一次听到这个词时都会一头雾水——销控到底是什么意思?它对我们买房有什么影响? “销控”房地产行业中专业术语,全称叫做“销售控制”,顾名义,就开发商或代理公司为更好地管理房源、控制销售节奏和价格而采取一套系统性手段,听...

什么是要约?你真的懂这个法律术语背后的深意吗?

什么是要约?你真的这个法律术语背后的深意吗

朋友在微信上跟说:“台相机我5000卖,要?”了个“好”,结果他反悔不卖气得不行,心想:“我都答应,怎还能反悔?”——其实啊,这背后就藏着一关键的法律概念:什么是要约。 咱们不讲干巴巴的法条,也不堆砌术语,我就用最接地气方式,带你真正搞懂“要约”到底是什么,它在日常生活...

平其他是什么意思?你真的理解这个法律术语的深意吗?

平其他是什么意思你真的解这个法律术语的深意吗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偶尔会听到一些法律文书或判决中出现“平其他”词汇,很多人第一反应:“到底是什么意思?”打字错误?还某种特殊用? “平其他”并不错别字,也不网络流行,而我国司实践中常见一种表述方式,它通常出现在刑事判决书、裁定书或者执行通知书中,用来表达一种特殊的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