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违到底是指什么意思?很多人搞不清楚,看完这篇你就懂了!
你有没有在新闻里听过“两违整治”“两违拆除”这类词?或者在村里、镇上看到过贴着“限期拆除违法建筑”的公告?这时候你可能会好奇:“两违”到底是指什么意思?是不是跟我们普通人也息息相关?我就以一名执业多年的律师身份,用大白话给你讲清楚这个看似专业、其实影响很多人生活的法律概念。
先说结论:“两违”是“违法用地”和“违法建设”的简称,它不是某一部法律里的正式术语,而是基层政府在土地管理和城乡规划执法中常用的一个概括性说法,虽然听起来简单,但它背后牵涉的可是国家土地制度、城乡规划法规和老百姓切身利益的大事。
咱们一个个来拆解。
第一个“违”:违法用地。
简单说,就是没按规定使用土地,农村的耕地本来是用来种地的,有人却偷偷盖起了厂房、仓库,这就是典型的“违法占用耕地”,再比如,有人没经过审批,就把自家宅基地扩建到公共通道上,或者把农用地改成养殖场、农家乐,这些都属于违法用地。
第二个“违”:违法建设。
指的是没有依法取得规划许可或施工许可,擅自建房或扩建,比如在城市里,没有拿到《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就开工盖楼;在农村,建房没报批,或者超出审批面积、高度乱搭乱建,这些都算“违建”。
可能有人会说:“我在自己家地里盖个棚子,也算违?”
这里要特别注意:即便是自家土地,只要涉及改变用途或新建建筑,就必须依法审批,我国实行严格的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土地不是你想怎么用就怎么用的,尤其是在城乡结合部、农村地区,“两违”问题尤为突出,很多是因为历史遗留、监管滞后或村民法律意识薄弱造成的。
那“两违”有什么后果?
轻则被责令整改、罚款,重则被强制拆除,而且拆除费用还得你自己承担,更严重的是,如果涉及占用基本农田、破坏生态环境,还可能触犯《刑法》,涉嫌非法占用农用地罪,那就不是拆房子那么简单了,可能要坐牢!
说到这里,你可能会问:那以前就盖好的房子,现在算不算“两违”?
这就要看具体情况了,有些地方对历史遗留问题会出台“分类处置”政策,比如2018年之前的建筑,如果没造成严重影响,可能通过补办手续“转正”,但2019年以后新建的,基本都会被认定为违建,尤其是国家加强耕地保护以来,管控越来越严。
建议参考:
如果你正打算建房、装修或改造土地,务必提前咨询当地自然资源局或乡镇政府,了解是否需要办理用地和规划审批,不要心存侥幸,觉得“别人也这么干”“没人管”,天上看、地上查、网上管”的执法手段越来越先进,卫星一拍,违建无处藏身。早合规,远比事后补救划算得多。
如果你已经收到“两违”整改通知,别慌,也别硬扛,建议第一时间联系专业律师,看看有没有申诉、听证或补办手续的机会。程序合法、证据充分的情况下,争取最小损失化解风险。
相关法条参考:
-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四条:国家实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
-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第四十条:在城市、镇规划区内进行建筑物、构筑物建设的,应当申请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七十七条:未经批准或者采取欺骗手段骗取批准,非法占用土地的,责令退还土地,限期拆除在非法占用的土地上新建的建筑物。
- 《刑法》第三百四十二条:非法占用农用地罪,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小编总结:
“两违”看似是政府整治行动的术语,其实和每个老百姓都息息相关。土地不是私产,建房不是自由,无论是农村自建房,还是城市加层扩建,都必须在法律框架内进行。懂法,才能避坑;守法,才是长久之计,别等到房子被拆了才后悔,提前搞清楚“两违是指什么意思”,就是对自己最大的负责,希望这篇文章能帮你拨开迷雾,守住安居乐业的底线。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