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车要注意什么?新手必看的避坑指南,别让喜悦变修罗场!
你有没有过这种感觉?好不容易攒够首付,熬过贷款审批,终于等到提车那天,心里美滋滋,仿佛人生巅峰就在眼前,可刚开回家没两天,发现这车不对劲——漆面有划痕、里程表不对、配置缩水……那一刻,喜悦瞬间被愤怒和后悔取代。
提车,从来不是签个字、付完钱就完事的“走流程”,而是一场需要高度警惕的“法律与细节的博弈”。作为一名从业十多年、经手过上千起汽车消费纠纷的律师,我见过太多消费者因为“太信任4S店”或“觉得提车太麻烦”而吃大亏,我就用最接地气的方式,告诉你提车到底要注意什么,让你把“爱车”提得明明白白、安安心心。
证件必须齐全,缺一不可!
提车第一步,不是看车,而是看“证”!
很多消费者一进门就直奔展车,激动得不行,却忽略了最基础也是最关键的环节——手续核查。
你需要确认以下证件是否齐全:
- 机动车发票(记得核对购车人姓名、车架号)
- 车辆合格证(没有这个,你根本上不了牌!)
- 三包凭证(这是你未来维权的重要依据)
- 车辆一致性证书
- 环保信息随车清单
- 保险单(交强险+商业险)
特别提醒:有些4S店会以“银行抵押”为由扣押合格证,这是违规的!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汽车销售管理办法》,合格证必须在交车时一并交付,否则你有权拒绝提车。
外观检查:别被“展厅灯光”骗了!
走到车边,别急着拍照发朋友圈。绕车三圈,是提车的基本礼仪,更是自我保护。
重点看:
- 漆面是否均匀:在自然光下观察,是否存在色差、橘皮纹、补漆痕迹,可以用手背轻轻滑过车身,感受是否有凹凸不平。
- 缝隙是否对称:引擎盖、车门、后备箱的缝隙是否均匀,过大或过小都可能是事故修复的迹象。
- 轮胎生产日期:胎侧有四位数字,2323”表示2023年第23周生产,新车轮胎一般不超过6个月,太旧可能是库存胎。
- 玻璃标识:前后挡风玻璃应有品牌LOGO和生产日期,且与车辆出厂时间匹配。
所有发现的问题,当场拍照录像,让销售签字确认,否则事后很难维权。
内饰与功能测试:别让“演示模式”蒙蔽双眼
坐进驾驶舱,别只顾着闻新车味儿。每一项功能,都得亲自测试一遍。
- 启动车辆,听发动机声音是否平稳,有无异响。
- 检查中控屏幕、导航、蓝牙、倒车影像是否正常。
- 空调制冷/制热是否迅速有效。
- 座椅调节、车窗升降、天窗开合是否顺畅。
- 雨刷器喷水角度和力度是否正常。
特别注意:有些4S店会提前设置“演示模式”,某些功能被隐藏或简化,务必关闭演示模式,恢复出厂设置后再测试。
随车物品一个都不能少!
你以为钥匙给你就完事了?随车物品清单必须逐项核对!
通常包括:
- 两把车钥匙(含遥控器)
- 备胎或补胎工具(看车型配置)
- 千斤顶、扳手
- 反光背心、三角警示牌
- 用户手册、保修手册
- 点烟器、充电线等附件
一旦缺失,4S店有义务补全,否则可视为交付不完整,影响三包权益。
里程表和出厂日期:警惕“库存车”陷阱
新车交付时,里程数一般在50公里以内,主要用于PDI检测(售前检测),如果超过100公里,必须问清原因并书面说明。
出厂时间也很关键:一般超过6个月视为库存车,库存车虽不一定有问题,但橡胶件老化、电瓶亏电等风险增加,如果4S店未提前告知,涉嫌隐瞒重要信息,你有权要求补偿或换车。
📌 建议参考:提车 checklist(建议收藏)
为了方便你操作,我整理了一份超实用的提车 checklist:
✅ 证件齐全(发票、合格证、三包、保险单)
✅ 外观无划痕、凹陷、补漆
✅ 轮胎、玻璃生产日期正常
✅ 内饰无破损、异味
✅ 所有电子功能正常
✅ 随车工具、钥匙齐全
✅ 里程 ≤ 50km,出厂 ≤ 3个月
✅ 拍照录像留存证据
✅ 销售陪同验车并签字确认
打印出来,提车时一项项打勾,绝不遗漏!
📚 相关法条参考(法律依据,底气十足)
-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八条: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
- 《家用汽车产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即“汽车三包法”)第九条:销售者应向消费者交付合格的家用汽车产品,并提供发票、三包凭证、说明书等随车文件。
- 《汽车销售管理办法》第十四条:经销商不得对车辆加价销售或强制搭售商品,必须交付随车凭证和文件。
- 《民法典》第六百零四条:标的物毁损、灭失的风险,在交付之前由出卖人承担。
✍️ 小编总结:提车不是终点,而是维权的起点
提车要注意什么?说到底,就是四个字:留证、细查、不妥协。
你花的每一分钱,都值得被尊重;你提的每一辆车,都该是完完整整、清清楚楚的“新车”,别因为怕麻烦、怕得罪销售,就草草签字。
那一刻的谨慎,换来的是未来一年甚至几年的安心。
4S店是你的服务方,不是“施恩者”,你有权利要求一辆货真价实的新车,也有能力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提车不是仪式,而是一次权利的确认。愿每一位车主,都能提得开心,开得放心。
——来自一位不愿看到消费者吃亏的律师笔尖。
提车要注意什么?新手必看的避坑指南,别让喜悦变修罗场!,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