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业税到底是什么?现在还收吗?一文给你讲清楚!
你有没有在老一辈人聊天时听过“营业税”这个词?当年开个小店,每个月都要交营业税”……但如今你去税务局办事,却几乎听不到“营业税”这三个字了。那什么是营业税?它现在还存在吗?普通人还需要了解它吗?别急,今天咱们就来一次说透!
什么是营业税?曾经的“生意税”
营业税,简单说,就是针对企业或个人在经营活动中取得的营业收入,按一定比例征收的一种税。它属于流转税的一种,主要征税对象是提供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或销售不动产所取得的收入。
举个例子:
以前你开一家理发店,每剪一个头收30元,这30元就是“营业收入”,税务局就会根据你每月的总收入,按规定的税率(比如5%)来计算你应缴纳的营业税——这就是“营业税”的由来。
再比如,装修公司接了个单子,报价10万元,这10万就是营业收入,就要按服务业的税率交营业税。
它的特点有三个:
- 按收入全额征税—— 不管你赚不赚钱,只要收了钱,就得交税;
- 环节多、重复征税—— 比如原材料生产商交了营业税,批发商再卖也交,零售商再卖还要交,同一笔货物流转多次,税也交多次;
- 行业差异大—— 不同行业税率不同,比如交通运输业可能3%,服务业5%,娱乐业甚至高达20%。
听起来是不是有点“粗暴”?没错,这正是它被取代的根本原因。
营业税去哪儿了?它被“营改增”取代了!
重点来了:营业税,已经退出历史舞台了!
从2016年5月1日起,中国全面推行“营改增”政策——也就是“营业税改征增值税”。
这意味着:所有原来缴纳营业税的行业,全部改交增值税。
为什么改?因为增值税更科学!
它只对“增值部分”征税,避免了重复征税,比如你买材料花了100元(含税),卖出去150元,那你就只对50元的“增值额”交税,而不是150元全额。
“营改增”是中国税制改革的一大里程碑,它让税负更公平,链条更清晰,也更有利于企业减负和经济发展。
所以现在,无论你是开餐馆、做设计、搞运输,还是提供咨询服务,都不再交营业税,而是交增值税。
普通人还需要了解营业税吗?
你可能会问:“既然已经取消了,那我还用了解它吗?”
当然要!原因有三:
- 历史账务处理需要—— 如果你接手一家老公司,查账时会看到“营业税”科目,不了解就看不懂报表;
- 理解税收演变逻辑—— 了解营业税,才能明白为什么现在要交增值税,政策背后的逻辑是什么;
- 谈合同、做报价更有底气—— 很多老合同里还写着“含营业税”,你得知道那是什么年代的产物,避免被误导。
说白了,营业税虽已“退休”,但它留下的影响还在。
建议参考:企业主和创业者必看
如果你是创业者或企业财务人员,建议你:
- 别再使用“营业税”这个词在新合同或财务报表中,否则显得不专业;
- 重点关注增值税政策,尤其是小规模纳税人和一般纳税人的区别;
- 定期参加税务培训,了解最新税收优惠,比如小微企业减免、加计抵减等;
- 保留历史账务资料,2016年之前的营业税凭证仍需妥善保存,以备稽查。
不懂税,就可能多交钱;懂税,就是为企业省钱。
相关法条参考
《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暂行条例》(已废止)
—— 该条例自1994年起施行,2017年10月30日国务院正式废止。《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全面推开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的通知》(财税〔2016〕36号)
—— 明确自2016年5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
—— 当前所有原营业税纳税人适用的税收法律依据。
“什么是营业税”?它曾是中国税收体系中的重要一员,针对经营收入征税,但因重复征税、税负不公等问题,最终被增值税取代。
2016年“营改增”全面落地,营业税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虽然它已成过去,但了解它的来龙去脉,不仅能帮你读懂老账本,更能理解中国税制的进步与优化。
税制在变,学习不能停。
无论是老板、会计,还是普通打工人,掌握一点税务常识,关键时刻真的能帮你避坑、省心、省钱包!
营业税到底是什么?现在还收吗?一文给你讲清楚!,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世界在变,税也在变,唯一不变的,是保持学习的清醒。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