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名其妙的网贷说我逾期?我压根没借过钱,咋办?
某天手机突然收到一条短信,写着“您在XX平台的贷款已逾期,请尽快还款,否则将影响征信”——可你明明记得,自己从没注册过这个平台,更别提借钱了?你一脸懵,心里直打鼓:“我什么时候借的钱?这到底是诈骗,还是平台搞错了?”
别急,你不是一个人,最近几年,越来越多的人反映遭遇了“莫名其妙的网贷说我逾期”这类问题,听起来离谱,但背后其实藏着不少现实隐患,甚至可能已经有人冒用你的身份信息悄悄贷款了。
为什么会出现“没借钱却被说逾期”?
首先我们要搞清楚,这种情况一般有几种可能:
身份信息被冒用
这是最常见也最危险的一种,你的身份证信息可能因为某些渠道泄露(比如快递单、旧手机、社交平台晒照等),被不法分子拿去注册网贷平台并申请贷款,他们用你的名字借钱,逾期后自然算在你头上。平台风控误判或系统错误
有些小平台风控系统不完善,可能因为姓名、身份证号部分相似,就把别人的数据关联到了你身上,虽然概率小,但也不是没发生过。曾授权过第三方APP获取信息
你有没有下载过某些“测额度”“秒批贷款”的APP?这类平台往往会要求你授权通讯录、身份证、人脸识别等权限,一旦授权,你的信息就可能被转卖给其他贷款机构,甚至被用于“预授信”贷款,哪怕你最终没借款,系统也可能显示你“已放款”或“逾期”。共债或联名账户问题(较少见)
比如你曾和别人共同注册过某些金融产品,或使用过同一设备、手机号频繁操作贷款类APP,系统可能误判你为共同借款人。
遇到这种情况,先别慌,四步走稳应对
第一步:核实信息真伪
不要一看到“逾期”就急着还款,先确认是不是诈骗短信,正规平台通常会通过官方App、电话或短信平台发送通知,不会用个人号码或奇怪链接催收,你可以登录央行征信中心(http://pbccrc.org.cn)查个人信用报告,看是否有这笔贷款记录。
第二步:收集证据,及时申诉
如果征信报告里真有这笔贷款,但你确定没借过,立即联系该网贷平台客服,要求提供借款合同、人脸识别记录、操作IP地址等证据,同时保留所有短信、通话记录、平台截图,作为后续维权依据。
第三步:报警并申请身份盗用证明
若确认是他人冒用身份贷款,第一时间去当地派出所报案,拿到《受案回执》或《立案通知书》,这份文件是你向平台申诉、向征信中心申请异议的重要凭证。
第四步:向征信中心提出异议申请
携带身份证、报警回执、平台沟通记录等材料,到当地人行征信分中心提交异议申请,要求删除不实贷款记录,根据规定,征信机构应在20日内核查并回复。
律师建议参考
遇到“莫名其妙的网贷说我逾期”,切记三点:
- 绝不轻易还款,尤其是向不明账户转账,这可能是诈骗;
- 第一时间查征信,掌握真实情况;
- 保留所有证据,包括截图、通话录音、短信记录,为后续维权打基础。
如果你发现多个平台都有类似记录,建议尽快委托专业律师介入,防止身份被深度盗用,影响未来房贷、车贷甚至子女上学。
相关法条参考
- 《民法典》第一千零一十四条: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干涉、盗用、假冒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姓名权。
- 《刑法》第二百八十条之一:使用虚假身份证件、盗用身份证件罪,情节严重的,处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 《征信业管理条例》第二十五条:信息主体认为征信机构采集、保存、提供的信息存在错误、遗漏的,有权向征信机构或者信息提供者提出异议,要求更正。
“莫名其妙的网贷说我逾期”这件事,看似荒唐,实则背后是个人信息安全的严重漏洞。你没借钱,不代表别人不能用你的名字去借,在这个数据泛滥的时代,保护好自己的身份证、人脸识别、手机号,比任何时候都更重要,一旦发现问题,不要沉默,不要妥协,更不要怕麻烦——你的征信记录,是你一生的金融信用名片,值得你全力捍卫。
不是所有催收都合法,不是所有“逾期”都属实,真相,藏在证据里;权利,握在行动中。
莫名其妙的网贷说我逾期?我压根没借过钱,咋办?,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