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薪是什么意思?发了年终奖还用给十三薪吗?一文说清楚!
“今年公司发十三薪了!”而你却一头雾水,心里嘀咕:十三薪是什么意思?是不是发了年终奖就不用再发十三薪?公司不给算违法吗?别急,今天咱们就来掰扯清楚这个让打工人又期待又困惑的“十三薪”。
什么是十三薪?它和年终奖是一回事吗?
“十三薪”,顾名思义,就是一年发13个月的工资,比如你月薪1万,年底再额外拿一个月工资,那就是13万年薪,听起来是不是很香?但这里要划重点了:十三薪 ≠ 年终奖。
- 十三薪通常是固定发放,金额等于你一个月的基本工资,发放时间也相对固定,比如每年12月或春节前。
- 年终奖则更灵活,可能是几个月工资,也可能根据公司效益、个人绩效浮动,甚至可能不发。
举个例子:小李月薪1.2万,公司规定发十三薪,那么不管当年公司赚不赚钱,小李年底都能稳稳拿到1.2万,但如果年终奖是绩效挂钩的,可能拿2万,也可能只拿5000,甚至为零。
十三薪更像是一种“承诺”,年终奖则更像“惊喜”。
十三薪是法定的吗?公司不给能告吗?
这是大家最关心的问题:十三薪是法律规定必须发的吗?
很遗憾地告诉你:不是。
根据我国现行《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十三薪并不是法定义务,也就是说,国家没有强制要求企业必须给员工发第十三个月工资。它属于企业自主决定的福利待遇。
那什么情况下你能拿到十三薪呢?
关键看三点:
劳动合同里有没有写
如果合同中明确写了“每年发放十三薪”,那公司就必须兑现,否则就是违约,你可以依法维权。公司规章制度有没有规定
比如员工手册、薪酬制度中白纸黑字写着“年度十三薪”,且制度经过民主程序公示,那这也算有效承诺。有没有形成“惯例”
如果公司连续多年都在年底发十三薪,突然某年不发,员工可以主张这已形成“事实上的劳动惯例”,要求公司继续履行。
十三薪能不能拿,核心不是法律强制,而是“约定”或“惯例”。
发了年终奖,还能再要十三薪吗?
当然可以!只要公司承诺过,年终奖和十三薪并不冲突。
有的公司是“十三薪 + 年终奖”双份快乐,有的则是二选一,这完全取决于公司的薪酬结构和约定。
重点提醒:如果你的合同写明“含十三薪”,但年底只发了年终奖,那你可以理直气壮地问hr:“十三薪呢?”别不好意思,这是你应得的。
给打工人的几点建议(建议参考)
- 签合同时多看一眼:留意薪酬条款,有没有写“十三薪”或“第13个月工资”,有写,就是铁证。
- 保留公司通知或邮件:比如年会宣布“今年全员发十三薪”,截图保存,关键时刻能当证据。
- 别轻信口头承诺:老板说“明年一定发”?记得要书面确认,否则维权难。
- 离职也能拿:如果你在年底前提前离职,但公司有发十三薪的惯例或合同约定,按比例折算你也该拿一部分。
相关法条参考
虽然十三薪无直接法律规定,但以下法条可作维权依据:
-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十七条:劳动合同应当具备劳动报酬条款。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的薪酬内容具有法律效力。
- 《劳动合同法》第三条:依法订立的劳动合同具有约束力,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应当履行劳动合同约定的义务。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四)》第十一条:用人单位单方面变更劳动合同内容,需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若公司长期发放十三薪后突然取消,可能被视为变更劳动条件,需协商。
十三薪是什么意思?简单说,就是多拿一个月工资的“年终彩蛋”,但它不是天上掉馅饼,而是基于约定或惯例的合法权益。
它不是法定福利,但一旦承诺,就得兑现。
别被年终奖蒙了眼,十三薪该拿就拿,理直气壮!
合同写清楚,证据留一手,年底不心慌。
打工人的每一分收入,都值得被认真对待。
关键词:十三薪是什么意思|原创声明:本文由职场法律观察员撰写,内容结合实务案例与法律解读,拒绝模板化表达,全网唯一,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十三薪是什么意思?发了年终奖还用给十三薪吗?一文说清楚!,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