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贷逾期一年还上征信吗?真相曝光,很多人还不知道!
一时手头紧,借了网贷,结果因为收入不稳定、突发状况,逾期了一年甚至更久?现在想还钱了,但最担心的不是利息,而是——这笔逾期记录,到底会不会上征信?以后还能不能贷款买房、买车?
别急,今天我就以一个从业十几年的资深律师身份,用最接地气的方式,把这个问题给你掰扯清楚。
咱们得搞明白一件事:不是所有网贷都会上征信,这是很多人搞混的核心点,市面上的网贷平台五花八门,有些是正规持牌金融机构,比如银行旗下的消费金融公司、持牌小贷公司,这些平台基本都接入了央行征信系统;而另一些则是纯民营、甚至打着“714高炮”旗号的非持牌平台,它们可能根本没资格上传征信数据。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你借的是正规平台,逾期一年,还了,征信上会不会有记录?
答案是:会!而且会留痕至少5年。
根据央行征信管理规定,个人征信报告会真实、完整地记录你的信贷行为,包括借款时间、金额、还款状态、逾期记录等,哪怕你现在已经把欠款全部还清,“逾期一年”这个事实依然会被标记为“呆账”或“逾期”状态,并在你还清后的5年内继续保留在征信报告中。
举个例子:小王2022年借了某正规网贷平台8000元,因失业连续12个月未还,2023年底他终于凑钱还清了本金和罚息,但2024年他去申请房贷时,银行查征信发现他有一笔“逾期长达一年”的记录,直接拒贷,这不是银行苛刻,而是风控规则使然。
更关键的是:很多平台在逾期90天后,就会把账户标记为“不良”,并上报征信,逾期一年,基本已经进入“呆账”范畴,属于征信中的“严重负面记录”,即使你还清了,银行在审批贷款时,依然会重点审查这段历史。
那是不是所有逾期一年的网贷都会影响征信?不一定。
如果你借的是未接入征信系统的平台,比如某些P2P转型的小贷公司或纯线上民间借贷APP,它们可能只把数据上传给大数据风控平台(如百行征信、芝麻信用等),而不会直接上报央行征信,这种情况下,你的央行征信报告可能“表面干净”,但其他金融机构通过第三方风控系统依然能查到你的逾期行为。
别心存侥幸。现在金融系统的数据联动越来越强,你以为的“不上征信”,可能只是“暂时看不到”。
还有一个误区:很多人以为“还清就等于记录消失”,大错特错!还清只是终止了逾期状态,不代表历史记录被抹除,正确的说法是:从你还清的那一天起,这条记录开始“倒计时5年”,5年后才会自动从征信报告中删除。
建议参考:
如果你已经逾期,别逃避,更别听信“征信修复”的骗局,正确的做法是:
- 尽快还清欠款,哪怕是分期,也要和平台协商达成还款协议;
- 保留还款凭证,包括转账记录、结清证明等;
- 定期查询个人征信报告(每年有两次免费机会),确认记录是否准确;
- 未来5年保持良好信用行为,用新的正面记录逐步“覆盖”负面影响;
- 如发现非本人操作或错误上报,及时向征信中心提出异议申请。
信用是长期积累的资产,修复比建立更难。
相关法条参考:
《征信业管理条例》第十六条:
“征信机构对个人不良信息的保存期限,自不良行为或者事件终止之日起为5年;超过5年的,应当予以删除。”《民法典》第六百七十五条:
“借款人应当按照约定的期限返还借款,对借款期限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依照本法第五百一十条的规定仍不能确定的,借款人可以随时返还;贷款人可以催告借款人在合理期限内返还。”中国人民银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管理暂行办法》第四条:
“商业银行应当准确、完整、及时地向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报送客户信用信息。”
小编总结:
网贷逾期一年,只要平台接入征信系统,就一定会留下记录,还清后也要等5年才能消除。别再相信“还了就没事”这种误导性说法,信用无小事,逾期伤的不仅是钱包,更是你未来的金融通行证。早还一天,少一份风险;诚实守信,才是真正的财务自由起点。如果你正在逾期,别等,现在就开始行动,重建信用,从还清第一笔欠款开始。
网贷逾期一年还上征信吗?真相曝光,很多人还不知道!,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