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资多少要开始缴个税?月薪5000就中招了吗?
“我工资还没过万,怎么发工资的时候发现被扣了个税?”或者更直接一点:“工资多少缴纳个税?是不是只要超过5000就得交?” 这个问题看似简单,但背后其实藏着不少细节,搞不清就容易被“误伤”。
今天咱们就来一次说清楚:工资多少缴纳个税?到底从哪一笔开始算?别急,先给你吃颗定心丸——不是所有超过5000元的工资都马上要交税!
我们国家实行的是累计预扣法,也就是说,个税不是按月“一刀切”,而是从你年初开始累计计算收入,再减去各种扣除项,最后看是否达到起征点。目前的个税起征点是每月5000元,但这只是基础。
举个例子你就明白了:
小李每月工资8000元,看起来超过5000元了,是不是就得交税?不一定!
因为小李还有“三险一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住房公积金),假设每月扣除1500元,再加上每月可享受的专项附加扣除(比如租房1500元、赡养老人1000元),那他的应纳税所得额就是:
8000(工资) - 5000(起征点) - 1500(三险一金) - 1500(租房) - 1000(赡养老人) = -1000元
应纳税所得额为负数,意味着不用交税!
看到没?工资多少缴纳个税,关键不是看工资总额,而是看“应纳税所得额”是多少,这个金额 = 工资收入 - 起征点 - 三险一金 - 专项附加扣除 - 其他法定扣除。
哪怕你月薪1万,只要扣除项多,也可能一分个税都不用交;反过来,月薪6000但没有任何扣除,那可能第一个月就开始预扣个税了。
个税是“累计计算”的,比如你1月收入低,没交税;但到了6月奖金发了,总收入一累计,可能就跨档了,系统会自动按累计收入重新计算,多退少补,这也是为什么有些人年中突然发现“怎么税变多了”——其实是前面少扣了,现在补上。
专项附加扣除是关键“减负神器”!目前包括:
- 子女教育(每个子女每月1000元)
- 继续教育(每月400元或3600元定额)
- 大病医疗(年度自付超1.5万部分,最高8万)
- 住房贷款利息(每月1000元)
- 住房租金(按城市不同,800-1500元)
- 赡养老人(独生子女每月2000元,非独生子女分摊)
只要你填了这些信息,个税就能大幅降低,甚至归零,很多人根本不知道自己能扣,白白多交了税。
建议参考:
如果你想知道自己的工资到底要不要交个税,最简单的方法是打开“个人所得税”APP,绑定你的收入信息,填写专项附加扣除,系统会自动帮你算出每月应缴税额。每年3月到6月还有“个税汇算清缴”,多退少补,千万别错过!特别是年终奖多、扣除项没填全的人,很可能能退回一笔“意外之财”。
相关法条参考: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六条:
居民个人的综合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额减除费用六万元(即每月5000元)以及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暂行办法》(国发〔2018〕41号):
明确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住房租金、赡养老人等六项专项附加扣除标准和条件。《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全面实施新个人所得税法若干征管衔接问题的公告》(2018年第56号):
明确居民个人工资、薪金所得预扣预缴税款的方法,采用累计预扣法计算。
小编总结:
工资多少缴纳个税?不是看工资数字本身,而是看“税后可支配收入前的净收入”是否超过起征点。5000元只是起点,三险一金和专项附加扣除才是真正的“节税利器”,别再以为月薪不过万就不用交税,也别以为高收入就一定税负重——合理利用政策,每个人都能做自己个税的“精算师”。
从现在起,花10分钟填好个税APP,说不定下个月工资就多出几百块“退税红包”!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