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贷逾期用两个电话号码,是骚扰还是合法催收?真相让人震惊!
明明只借了一笔网贷,结果却有两个甚至更多的电话号码轮番轰炸?白天一个,晚上另一个,换着花样打,有时连家人朋友都被牵连进来,你开始怀疑:网贷逾期用两个电话号码,到底算不算违法?他们凭什么这样骚扰我?
别急,今天咱们就来深挖这个让人头疼的问题。
得搞清楚——为什么催收要用两个电话号码?
这背后有一套“专业”的操作逻辑,很多网贷平台在你逾期后,会把债务委托给第三方催收公司,这些催收公司为了提高“接通率”,会使用多个虚拟号码、网络电话甚至境外号码轮番拨打,有的甚至一天换几个号码,就是为了避开你的拉黑和屏蔽。他们用两个电话号码,不是巧合,而是策略。
更让人糟心的是,有些催收还会故意用“家庭座机”“本地号码”伪装成熟人来电,诱使你接听,一旦接通,就开始施压:“再不还钱就上门”“要通知你单位”“影响子女征信”……这些话术听着就让人喘不过气。
但问题来了:他们这样做,合法吗?
咱们得划重点:催收可以存在,但方式必须合法。
根据我国《民法典》和《个人信息保护法》,任何催收行为都不得侵犯你的隐私权、名誉权和生活安宁权,如果你发现催收频繁使用多个号码骚扰你、威胁你、泄露你信息,甚至波及亲友,这就已经涉嫌违法了。
尤其是当你明确表示“不要再打了”之后,他们还继续用不同号码骚扰,这就构成了“软暴力”催收,属于公安机关重点打击的范畴。
更关键的是,一个平台用两个电话号码催收,并不代表你欠了两笔钱。很多借款人就是因为这个误以为自己“被重复起诉”或“债务翻倍”,结果慌不择路,盲目还款,反而吃了大亏。一定要查清债务来源,核实债权归属,别被吓唬住。
那怎么办?难道只能被动挨打?
当然不是。
建议参考:
- 保留证据:把所有催收电话录音、短信截图、微信记录全部保存下来,尤其是不同号码来自同一个平台的证据。
- 明确告知:通过书面或录音方式,正式告知对方“请停止对我的骚扰性催收”,并要求他们通过正规渠道联系。
- 投诉举报:向银保监会、互联网金融协会、公安机关或12368法院服务平台投诉,如果涉及暴力催收,直接报警。
- 协商还款:如果确实无力一次性还清,可主动联系平台协商分期或延期,保留书面协议。
- 保护家人:一旦发现催收骚扰亲友,请立即收集证据并报警,这已涉嫌侵犯他人隐私。
相关法条参考: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二条: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
-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第十条:任何组织、个人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传输他人个人信息,不得非法买卖、提供或者公开他人个人信息。
- 《互联网金融逾期债务催收自律公约》第十三条:催收人员不得通过“骚扰、恐吓、欺诈、威胁”等不当手段催收,不得频繁致电干扰债务人及关联人正常生活。
- 《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之一(催收非法债务罪):使用暴力、胁迫、限制人身自由、侵入他人住宅或通过电话、短信、网络等方式反复骚扰他人,情节严重的,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
小编总结:
网贷逾期不可怕,可怕的是被“多号码轰炸”搞乱了阵脚。面对催收,冷静比慌乱更有力量。用两个电话号码催收,不代表你欠两份钱,也不代表他们行为合法。你有权利保护自己的隐私和尊严。别被吓住,更别被套路。该还的债,咱们光明正大还;不该受的气,一个都不能忍。法律站在你这边,只要你敢站出来。
逾期不是终点,更不是羞耻。真正可怕的,是从不敢面对,到被恐惧吞噬。学会用法律武装自己,才是走出困境的第一步。
网贷逾期用两个电话号码,是骚扰还是合法催收?真相让人震惊!,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