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贷逾期了说要上门取证核实资产,是真的还是吓唬人?
“律师,我网贷逾期了,催收突然打电话说要‘上门取证核实资产’,还让我开门配合,不然就报警抓我,这到底是真是假?我该怎么办?”
说实话,看到这样的消息,很多人第一反应是慌,毕竟“上门”“核实资产”“报警”这几个词连在一起,听起来就像是法院执行局来了,让人心里发毛,但今天我得跟大家说句实在话:大多数情况下,这种“上门取证核实资产”的说法,都是催收的施压手段,而不是法律程序的真实流程。
咱们先理清一个核心概念:网贷逾期,本质上属于民事债务纠纷,不是刑事犯罪。也就是说,你欠钱没还,银行或平台可以起诉你,但不能直接派“执法队”上门查你家、翻你抽屉、拍你房产证。没有法院的强制执行令,任何机构和个人都无权擅自进入你家进行所谓的“资产核实”。
那为什么催收敢这么说?
很简单,就是为了让你害怕,逼你还钱,他们知道,普通人一听到“上门”“取证”“报警”这些词,心理防线就容易崩,一些不规范的催收公司或外包团队,就开始打擦边球,用模棱两可的话术制造恐慌,
- “我们已经派工作人员到你家楼下,准备核实资产情况。”
- “再不还钱,明天就上门拍照取证,走司法程序。”
- “你名下有房有车,我们查得很清楚,别以为能躲。”
听着挺吓人,对吧?但你细品,这些话没有一句是法律术语,也没有明确说明执法主体和法律依据,真正的司法程序,比如法院执行局查封财产,会提前发《执行通知书》,会有正式文书,会有穿制服的执行法官,而不是一个陌生电话就让你“配合调查”。
那什么情况下,真的会有人上门查资产?
只有在法院判决生效后,你拒不履行还款义务,对方申请强制执行的情况下,执行法官才可能上门调查你的财产状况,而且这个过程必须依法进行,
- 出示工作证件和执行公务证;
- 有两名以上执行人员到场;
- 依法登记、查封、扣押财产;
- 不得随意进入私人住宅,除非有搜查令。
换句话说,正规的“上门核实资产”,是法院的事,不是网贷平台或催收公司能干的。
更值得注意的是,有些催收人员还会冒充“法务调查员”“资产核查专员”,甚至伪造红头文件、PS上门照片,目的就是心理施压。这种行为已经涉嫌违法,轻则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重则可能构成诈骗或敲诈勒索。
如果你接到类似电话,记住三句话:
- 不慌:逾期不等于坐牢,民事纠纷不会直接导致刑事追责;
- 不认:不要轻易承认“有房有车”或透露财产信息,避免被恶意利用;
- 不放:没有法院文书和执法人员,坚决不让陌生人进门。
✅ 建议参考:
如果你确实网贷逾期了,建议这样做:
- 主动沟通:联系平台或正规客服,说明困难,尝试协商分期或延期;
- 保留证据:所有催收电话录音、短信截图保存好,必要时可作为维权证据;
- 警惕威胁:一旦遇到“上门取证”“报警抓人”等恐吓,直接报警或向银保监会、互联网金融协会投诉;
- 寻求专业帮助:如果债务压力大,可以咨询律师或正规债务调解机构,制定还款计划,避免被套路。
📚 相关法条参考: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七十五条:
借款人应当按照约定的期限返还借款,对借款期限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依照本法相关规定仍不能确定的,借款人可以随时返还。《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四十八条:
执行人员执行公务时,应当出示证件,并依照法律规定采取执行措施,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妨碍执行。《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
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互联网金融逾期债务催收自律公约》第十三条:
催收人员不得骚扰、恐吓、侮辱、诽谤债务人,不得非法侵入债务人住宅或采取其他违法手段进行催收。
“网贷逾期了说要上门取证核实资产”——这句话听起来吓人,但99%都是催收的话术陷阱,真正的法律程序,从来不会靠一个电话就“上门查房”。你的人身安全和住宅隐私受法律保护,谁也不能随便闯你家门。面对逾期,慌乱解决不了问题,理性应对才是关键,搞清楚自己的权利,守住底线,该沟通沟通,该维权维权。欠债不等于认罪,逾期也不等于任人宰割。你有权利被尊重,也有权利知道真相。
别让一句“上门取证”,吓丢了你应有的尊严和理智。
网贷逾期了说要上门取证核实资产,是真的还是吓唬人?,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