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行政?你真的了解它背后的权力与责任吗?
你有没有想过,每天出门看到的红绿灯是谁在管?营业执照怎么申请?拆迁补偿标准从何而来?这些看似平常的问题,其实背后都藏着一个我们天天接触却很少深思的词——行政。
听起来有点“官方”,有点“遥远”,但事实上,行政,就是政府在日常生活中行使管理职能的行为总和,它不是高高在上的命令,而是渗透在我们衣食住行中的规则与服务。
行政,就是国家行政机关依法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组织、管理、监督和调控的过程,比如你去派出所办身份证、向税务局申报个税、申请保障性住房、投诉环境污染……这些行为,本质上都是你与“行政”在互动。
行政的核心,是“依法管理”,它不是随心所欲的权力游戏,而是必须在法律框架内运行,我国实行依法治国,行政机关的每一项决定、每一个通知、每一次处罚,都必须有法律依据,否则,越权”或“违法行政”。
举个例子:你家附近要建垃圾焚烧厂,政府发布通知要征地,这时候,如果政府没有依法进行公告、听证、补偿评估,就强行施工,这就属于典型的违法行政行为,你作为公民,完全可以通过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来维权。
行政的另一个关键词是“服务”,很多人一听到“行政”,就想到“管”和“罚”,其实这只是表象,现代行政更强调“服务型政府”的理念——政府不是高高在上的管理者,而是公共服务的提供者,从“最多跑一次”改革,到“一网通办”便民措施,都是行政从“管理思维”向“服务思维”转变的体现。
行政也有它的“刚性”一面,比如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许可等,这些都是维护社会秩序所必需的手段,但无论手段多强硬,程序必须合法,目的必须正当,否则就容易滑向权力滥用。
说到这里,你可能会问:那如果我觉得行政机关做得不对,该怎么办?答案是:你有权利说“不”,我国《行政复议法》和《行政诉讼法》明确赋予了公民、法人对违法或不当行政行为提起复议或诉讼的权利,这是法治社会赋予每个人的“护身符”。
建议参考:
如果你正面临行政处罚、征地拆迁、行政不作为等问题,千万别默默忍受,第一步,保留所有书面通知、录音、证据;第二步,咨询专业律师,判断是否构成违法行政;第三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程序正义是行政合法的生命线,哪怕结果暂时不利,走对程序,就是为公平正义埋下种子。
相关法条参考: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二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有权依照本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第二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可以向行政机关提出行政复议申请。”《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五条:
“行政处罚遵循公正、公开的原则,设定和实施行政处罚必须以事实为依据,与违法行为的事实、性质、情节以及社会危害程度相当。”《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第四条:
“设定和实施行政许可,应当依照法定的权限、范围、条件和程序。”
小编总结:
“什么是行政?”它不只是政府发个文件、贴个公告那么简单,而是关乎你我权利与义务的日常实践,它既可以是高效的便民服务,也可能成为压在肩上的无形重担,关键在于,它是否依法、公正、透明地运行。
我们每个人都是行政的参与者,更是监督者。了解行政,就是守护自己的权利边界,下次当你面对一纸通知或一个决定时,不妨多问一句:“这个行政行为,合法吗?”——这一问,可能就是改变的开始。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