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像权是什么意思?我的脸到底归谁管?
某天刷朋友圈,突然发现自己的照片被陌生人发在某个营销号上,配上“某某网红同款穿搭”,而你压根不认识这个人,也没授权过使用你的照片?又或者,你在街边被摄影师抓拍,结果照片第二天就出现在某摄影展的宣传海报上,连名字都没打一声招呼?
遇到这些情况,很多人第一反应是:“这也行?”但其实,这已经触及到了一个我们每个人都该了解的法律概念——肖像权是什么意思?
肖像权就是你对自己“脸”的控制权,它指的是自然人依法享有的,对自己的肖像(比如照片、画像、视频形象等)进行制作、使用、公开或允许他人使用的权利,说白了,你的脸,你说了算。
很多人误以为,只要拍的是真人,就可以随便用,但法律可不是这么认为的。未经本人同意,擅自使用他人肖像,尤其是用于商业用途,就可能构成侵权,比如商家用你的街拍照做广告、培训机构用你的合影当“学员案例”、自媒体博主拿你的照片当“素人改造”素材……这些行为,哪怕没有恶意,也有可能踩到法律红线。
肖像权的核心,是“人格尊严”和“自主决定”,它不光保护你的“颜值”,更保护你作为一个人,对自己形象如何被使用的决定权,哪怕是朋友随手拍了你的合照发朋友圈,如果你明确表示反对,对方也应当尊重你的意愿,及时删除或设为私密。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现在AI换脸、深度伪造技术泛滥,有些人甚至用你的脸合成虚假视频或色情内容,这种行为不仅侵犯肖像权,还可能涉及侮辱、诽谤,甚至触犯刑法,法律正在快速跟进这类新型侵权形式,但作为普通人,提前了解权利、学会保护自己,才是最稳妥的方式。
那是不是所有使用肖像的行为都需要授权呢?也不是,法律也规定了一些“合理使用”的例外情形,比如新闻报道、公共活动记录、司法执法需要等,但这些例外都有严格限制,关键在于是否以营利为目的、是否损害他人权益、是否超出必要范围。
✅ 给你的实用建议参考:
- 拍照前多留个心眼:在公共场合被搭讪拍照时,问清楚用途,别轻易点头。
- 社交平台设置要谨慎:朋友圈、小红书等平台尽量设置“仅好友可见”,避免照片被搬运。
- 发现侵权别忍气吞声:第一时间截图保存证据,联系平台下架,必要时可发律师函或起诉。
- 签署协议要留底:如果是模特、网红或公众人物,签肖像使用协议时,务必明确使用范围、期限和报酬。
- 教育孩子也要懂肖像权:孩子的照片同样受保护,幼儿园、培训机构发布合影前也应征得家长同意。
📚 相关法条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一十九条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丑化、污损,或者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伪造等方式侵害他人的肖像权。未经肖像权人同意,不得制作、使用、公开肖像权人的肖像,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一千零二十条
合理实施下列行为的,可以不经肖像权人同意:
(一)为个人学习、艺术欣赏、课堂教学或者科学研究,在必要范围内使用肖像权人已经公开的肖像;
(二)为实施新闻报道,不可避免地制作、使用、公开肖像权人的肖像;
(三)为依法履行职责,国家机关在必要范围内制作、使用、公开肖像权人的肖像;
(四)为展示特定公共环境,不可避免地使用肖像权人肖像;
(五)其他符合法律规定的合理使用情形。
“肖像权是什么意思”?它不只是一个法律术语,更是你对自己形象的“主权声明”,在这个人人都是内容生产者、随手一拍就能传播的时代,你的脸,值得被尊重,也必须被保护,别再觉得“不就是张照片嘛”,每一张未经允许的使用,都是对你人格权的一次轻视。了解权利,才能守护尊严;懂得法律,才能活得更有底气。
从今天起,记得:你的脸,你做主。
肖像权是什么意思?我的脸到底归谁管?,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