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印花税是多少?很多人搞错了,真相原来是这样!
翻出一张五年前的合同,突然好奇当年签这份文件时到底交了多少印花税?或者在整理旧账本时,看到“印花税”三个字,心里打了个问号——2015印花税是多少?说实话,这个问题看似简单,但背后藏着不少门道,今天咱们就来一次说清楚!
先别急着查百度,因为很多人一搜就懵了——有的说千分之一,有的说万分之五,还有的说不用交,这到底听谁的?其实啊,印花税从来就不是全国统一一个价,它得看“你签的是什么合同”“属于什么性质的交易”,甚至“在哪个城市办的”。
2015年印花税,到底是怎么收的?
2015年,我国执行的印花税政策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印花税暂行条例》(1988年发布,至今未废止,但部分条款已调整),那时候,印花税的税率不是一刀切,而是按不同应税凭证分类计征,常见几类如下:
购销合同:按合同金额的万分之三贴花,比如你公司2015年和供应商签了100万的采购合同,那就要交300元印花税。
借款合同:银行借款按借款金额的万分之零点五征收,比如贷款500万,印花税就是250元。
财产租赁合同:按租金总额的千分之一缴纳,比如年租金12万,那印花税就是120元。
产权转移书据:这可是“重头戏”!比如房屋买卖、股权转让这类合同,税率是万分之五,一套100万的房子,仅这一项就要交500元。
营业账簿:实收资本和资本公积部分,按合计金额的万分之五一次性贴花,很多企业注册后忘了贴,被查到可是要补税+滞纳金的!
特别提醒:2015年还没有“证券交易印花税减半”这种政策(那是后来才有的),当时股票交易买卖双方都按成交金额的千分之一缴税,而且只对卖方征收——这点很多人记混了。
为什么有人“没交”印花税?
你可能奇怪:我2015年签了那么多合同,怎么从没交过印花税?
其实原因有三:
- 税务征管不严:2015年很多地方对印花税“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尤其是小微企业和个体户,合同没贴花也无人追缴。
- 核定征收代替查账:有些企业被税务局核定征收,印花税包含在综合税负里,不单独体现。
- 金额小、忽略不计:比如几千块的合同,印花税才几毛钱,很多人干脆不贴。
但这不代表“不用交”!只要签订了应税凭证,纳税义务就产生了,哪怕没贴花,未来被稽查,照样得补。
现在还能追溯吗?
有人担心:都过去这么多年了,税务局还能翻旧账?
根据《税收征管法》第五十二条,因纳税人计算错误等失误未缴税款的,追征期一般为3年,特殊情况下可延长至5年。
2015年的印花税,原则上已过追征期,除非存在偷税、骗税等行为,否则一般不会再追。
但!如果你是企业,正在准备上市或并购,历史税务合规审查中,2015年的印花税缴纳情况仍可能被重点关注,合规无小事,别让小税种成了大隐患。
✅ 建议参考:别让“小税种”拖后腿!
- 企业主注意:整理历史合同,特别是大额购销、借款、股权转让类,建议做个印花税自查台账。
- 会计人员提醒:现在印花税已纳入“电子税务局”申报系统,按月或按季申报,别再靠“贴花”这种老办法了。
- 个人用户了解:买房、炒股时,印花税是隐性成本,提前知道能帮你算清真实支出。
📚 相关法条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印花税暂行条例》(国务院令第11号)
第二条:下列凭证为应纳税凭证:(一)购销、加工承揽、建设工程承包、财产租赁、货物运输、仓储保管、借款、财产保险、技术合同或者具有合同性质的凭证;(二)产权转移书据;(三)营业账簿;(四)权利、许可证照。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五十二条
因税务机关的责任,致使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未缴或者少缴税款的,税务机关在三年内可以要求纳税人、扣缴义务人补缴税款,但是不得加收滞纳金,因纳税人、扣缴义务人计算错误等失误,未缴或者少缴税款的,税务机关在三年内可以追征税款、滞纳金;有特殊情况的,追征期可以延长到五年。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花税若干政策的通知(财税〔2006〕162号)
明确产权转移书据按“书据所载金额”万分之五贴花,适用于房屋、股权等转让合同。
2015印花税是多少?答案不是一句话能说清的——它取决于你签的是什么合同、金额多少、是否属于应税范围。购销合同万分之三,借款合同万分之零点五,产权转移书据万分之五,这些才是当年的真实税率,虽然现在追溯难度大,但了解历史政策,不仅能帮你厘清过往税务风险,更能提升财税意识。
别小看一枚小小的印花税票,它背后,是法律对交易秩序的尊重,今天搞懂它,明天才能走得更稳。
2015印花税是多少?很多人搞错了,真相原来是这样!,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税务无小事,合规赢未来。
你,贴花了吗?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