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检查什么?结婚前这6项检查,90%的人都忽略了!
你有没有想过,明明相爱的人走进婚姻,却在婚后因为健康问题闹得不可开交?甚至有人在领证后才发现对方患有遗传病或传染病,悔恨不已。婚前检查,就是婚姻里最温柔的“防坑指南”,它不是怀疑,不是不信任,而是一种对彼此负责、对未来家庭负责的理性选择。
那么问题来了——婚检查什么?别急,今天我们就来掰开揉碎讲清楚,婚检到底查哪些项目,为什么它比你想象中重要得多。
婚检≠体检,它查的是“婚姻健康风险”
很多人以为婚检就是普通体检,抽个血、量个血压就完事了。错!婚检的重点是筛查影响婚姻生活和生育安全的潜在疾病,尤其是那些“无声无息”却可能摧毁家庭健康的隐患。
根据我国《婚前保健工作规范》,婚前医学检查主要包括以下几大类:
法定传染病筛查
这是婚检的重中之重,主要包括:
- 乙肝表面抗原检测(判断是否携带乙肝病毒)
- 梅毒血清学检测
- 艾滋病(HIV)抗体检测
这些疾病虽然不一定会遗传,但可能通过性接触、母婴传播影响伴侣和下一代。提前知道,才能科学干预,避免悲剧发生。
严重遗传性疾病排查
- 地中海贫血(南方高发)
- 先天性心脏病
- 智力发育障碍相关基因病
有些夫妻来自同一地区,携带相同致病基因的概率更高,若双方都是携带者,孩子患病风险高达25%。婚检能提前预警,为生育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生殖系统检查
男女都要查:
- 男性:外生殖器发育是否正常,有无精索静脉曲张、隐睾等影响生育的问题。
- 女性:外阴、阴道、子宫、卵巢的基本情况,排查生殖道畸形或炎症。
别觉得害羞,这些问题藏着掖着,婚后才更痛苦。
精神类疾病史评估
虽然不会当场做精神鉴定,但医生会通过问诊了解双方是否有精神分裂症、躁郁症、癫痫等严重精神或神经系统疾病史,这类疾病可能影响婚姻稳定性,也需提前沟通。
心肝肾等基础功能检查
包括:
- 血常规、尿常规
- 肝功能、肾功能
- 心电图、胸片(部分城市提供)
这些看似普通,实则能发现贫血、肝炎、心脏病等潜在问题。你以为的“年轻不怕”,可能正是未来的定时炸弹。
婚育健康指导(很多人忽略!)
婚检不只是“查病”,更是“教你怎么好好结婚”,医生会提供:
- 避孕知识
- 孕前准备建议
- 遗传病预防指导
- 性健康咨询
这才是婚检最温暖的部分——它不只是冷冰冰的化验单,而是通往幸福婚姻的“健康地图”。
婚检是免费的!别让无知错过福利
很多人不知道,我国大多数城市提供免费婚前医学检查,只要持身份证和户口本,到指定妇幼保健院就能办理,有的地方甚至把婚检和领证安排在同一个大厅,一站式服务,省时省力。
但现实是,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跳过婚检”,理由五花八门:“怕查出问题影响感情”“觉得尴尬”“反正以后要孕检”。
可你想过吗?隐瞒不是爱,坦诚才是,真正的亲密,是敢于在阳光下牵手,而不是在阴影里互相猜忌。
律师建议:婚检是权利,更是责任
作为一名处理过上百起婚姻家事案件的律师,我见过太多因健康问题导致婚姻破裂的案例,有人婚后才发现配偶隐瞒精神病史,有人因乙肝歧视被迫离婚,还有家庭因遗传病连生几个孩子都夭折……
婚检不是为了“挑毛病”,而是为了“早发现、早沟通、早规划”。
我建议:
- 双方共同参与,不要一个人去,另一人逃避;
- 检查结果坦诚沟通,发现问题一起面对,而不是指责;
- 保留检查报告,必要时可作为法律证据(如涉及欺诈婚姻);
- 结合孕前检查,婚检只是起点,孕前3-6个月还应做更深入的备孕筛查。
相关法条参考
《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第十二条:
“男女双方在结婚登记时,应当持有婚前医学检查证明或者医学鉴定证明。”
(注:目前多数地区已实行“自愿婚检”,但法律仍鼓励婚前检查)《婚前保健工作规范(修订版)》(国家卫健委发布):
明确婚前医学检查包括:严重遗传性疾病、指定传染病、有关精神病三大类。《民法典》第一千零五十三条:
“一方患有重大疾病的,应当在结婚登记前如实告知另一方;不如实告知的,另一方可以向人民法院请求撤销婚姻。”
婚检报告,可能就是你维权的关键证据。
婚检查什么?查的是健康,更是未来,它不是爱情的试金石,而是婚姻的保险单,6项核心检查,每一项都可能影响你们几十年的生活质量。
别让“怕伤感情”成为逃避的理由。真正坚固的感情,经得起坦诚的考验,一次婚检,换来的是安心、尊重和对家庭的责任。
结婚是人生大事,婚检不该是盲区。
爱一个人,就带ta去婚检吧——因为最好的承诺,是“我愿意和你一起面对未来的所有可能”。
(本文为原创,禁止转载,关注我们,获取更多婚姻法律与健康知识。)
婚检查什么?结婚前这6项检查,90%的人都忽略了!,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