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贷逾期了,真的会收到律师函吗?别慌,真相在这儿!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某天手机突然弹出一条催收短信,语气严厉,甚至提到“已委托律师事务所,即将发出律师函”?那一刻,心里“咯噔”一下,手心冒汗,脑子里全是问号:我就是晚还了几天,至于发律师函吗?这到底是恐吓,还是真的要走法律程序?
别急,今天咱们就来好好聊聊这个让无数人睡不着觉的问题:网贷逾期会不会发律师函?
先说结论:会,但不是所有情况都会。
听起来是不是有点矛盾?别急,听我慢慢道来。
咱们得明白,网贷平台也是企业,它们追求的是回款效率和成本控制。发律师函不是目的,收回欠款才是核心,大多数平台在你刚逾期的头几天,通常采取的是短信、电话、APP推送这类低成本催收方式,这时候的“律师函警告”,更多是一种心理施压手段,俗称“吓唬你赶紧还钱”。
但如果你逾期时间比较长,比如超过30天甚至90天,欠款金额又比较大(比如上万元),平台为了走下一步法律程序做准备,就可能真的委托律师发出正式的律师函。
真正的律师函长什么样?
它不是群发短信,也不是AI语音电话,正规的律师函是由持证律师以律师事务所名义出具的法律文书,会明确写明你的借款信息、逾期金额、法律依据,并告知你若不及时还款,将可能面临起诉、财产保全、纳入失信名单等法律后果,函件上会有律所公章、律师签名和联系方式,邮寄地址通常是你的身份证住址或借款时填写的联系地址。
重点来了:收到律师函≠马上被起诉,它更像是一个“最后通牒”,是法律程序前的正式警告,很多情况下,只要你在这期间主动联系平台或律师,协商还款计划,问题往往还能“软着陆”。
但如果你置之不理,那接下来就可能真的被起诉到法院,一旦判决生效,你不仅要还本金、利息,还可能被强制执行,银行卡被冻结、工资被扣划,甚至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影响出行、子女教育、就业等等。
说到这里,可能有人会问:那小平台、高利贷平台发的“律师函”算不算数?
注意!不是所有叫“律师函”的都是真的,有些非法催收机构会伪造律师函,用恐吓、辱骂、群发通讯录等方式施压,这种行为已经涉嫌违法,真正的律师函不会威胁、不会泄露隐私,更不会骚扰你的家人朋友。
给你的几点建议参考:
- 逾期别躲,越躲越糟,与其等“律师函”吓人,不如主动联系平台,说明情况,争取分期或延期还款。
- 收到律师函先别慌,仔细辨别真伪,查看发件律所是否正规,可通过当地律师协会官网查询律师执业信息。
- 保留所有沟通记录,包括短信、通话录音、还款凭证等,关键时刻能保护自己。
- 如果金额较大或已被起诉,建议尽快咨询专业律师,别等到被强制执行才后悔。
相关法条参考: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七十五条:借款人应当按照约定的期限返还借款。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七十六条:借款人未按照约定期限返还借款的,应当按照约定或国家规定支付逾期利息。
-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第二十八条:律师可以接受委托,参加诉讼、仲裁或者提供法律咨询、代写法律文书等业务。
- 《互联网金融逾期债务催收自律公约》第十条:催收行为应合法合规,不得使用恐吓、威胁、侮辱等不当手段。
小编总结:
网贷逾期会不会发律师函?答案是:有可能,但前提是逾期时间长、金额大,且平台决定走法律途径。大多数“律师函”在早期只是催收策略,但绝不能因此掉以轻心。真正的风险不在那一张纸,而在于你对债务的逃避态度,面对逾期,最聪明的做法不是屏蔽电话、拉黑短信,而是正视问题,积极沟通,把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法律从不保护躺在权利上睡觉的人,但也从不放弃愿意改正的人。
网贷逾期了,真的会收到律师函吗?别慌,真相在这儿!,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