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商贷逾期了,真的会收到律师函吗?
某天手机突然弹出一条还款提醒,点开一看,才发现自己网商贷已经逾期好几天了?心里一紧,紧接着就开始胡思乱想:“会不会被起诉?”“平台会不会寄律师函过来?”“是不是马上就要上征信了?”尤其是那句“逾期将采取法律手段追偿”,总让人觉得背后一凉。
那么问题来了:网商贷逾期,真的会寄律师函吗?
答案是:有可能,但不是必然。
咱们先来捋一捋网商贷的运作逻辑,网商贷是由蚂蚁集团旗下网商银行推出的面向小微企业主、个体工商户的信用贷款产品,它依托大数据风控系统,审批快、放款快,但同样,催收也快。
当你出现逾期,平台并不会第一时间就请律师出面,流程是这样的:
系统自动提醒(逾期1-3天)
手机短信、支付宝消息、电话提醒轮番上阵,语气还算“客气”,主要是提醒你还款。人工催收介入(逾期7天以上)
如果你一直不还,平台会把账户转给催收团队,这时候电话可能更频繁,甚至会联系你预留的紧急联系人——但这还属于“内部催收”阶段。委托第三方机构或律师事务所(逾期30天以上)
这个阶段就比较严肃了。当逾期金额较大、时间较长,且借款人失联或明确拒绝还款时,网商贷可能会将债务委托给专业的法务公司或律师事务所处理。这时候,你确实有可能收到一封正式的《律师函》。
律师函不是起诉书,但它是一种法律预警信号。它通常由合作律所发出,内容包括:
- 借款事实确认
- 逾期金额明细
- 法律后果提示(如纳入征信、面临诉讼)
- 要求限期还款
收到律师函,意味着你已经被纳入“重点追偿对象”名单。虽然它本身不具备强制执行力,但它是平台准备走司法程序的重要前兆。
更关键的是,一旦进入法律流程,后续可能面临:
✅ 被起诉至法院
✅ 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俗称“老赖”)
✅ 个人征信记录严重受损
✅ 银行账户、微信支付宝被冻结
别以为律师函只是“吓唬人”。它是一道红线,跨过去,后果可能远超你的想象。
给你的几点建议参考:
别等律师函才行动
一旦发现逾期,第一时间联系网商贷客服,说明情况,尝试协商延期或分期还款。主动沟通,往往能避免事态升级。警惕“假律师函”诈骗
有些不法分子会伪造律师函,威胁你“立即转账否则起诉”。正规律师函会附律所公章、律师执业证号,且不会要求你直接扫码或转账。如有疑问,可拨打律所公开电话核实。保留所有沟通记录
无论是和平台还是催收人员的对话,尽量通过文字(如支付宝聊天)进行,并截图保存。万一将来发生纠纷,这些是你的有力证据。实在无力偿还,寻求专业帮助
可咨询正规债务重组机构或法律援助中心,制定合理的还款计划。逃避解决不了问题,积极面对才是出路。
相关法条参考: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七十五条:
“借款人应当按照约定的期限返还借款。”《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七十六条:
“借款人未按照约定期限返还借款的,应当按照约定或者国家有关规定支付逾期利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条:
“出借人向人民法院提起民间借贷诉讼时,应当提供借据、收据、欠条等债权凭证以及其他能够证明借贷法律关系存在的证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第二十八条:
“律师可以接受委托,参加诉讼、仲裁或者提供其他法律服务。”
(说明律师函属于合法执业行为)
小编总结:
网商贷逾期是否会寄律师函,关键看逾期时长、金额和你的还款态度。
短期逾期,平台更倾向于催收提醒;但长期拖欠、金额较大,发律师函就是大概率事件。
别把“网络贷款”当成“可以不还的钱”,每一笔借款都受法律约束。
与其等到律师函上门、征信崩塌,不如早一步面对、早一步解决。
信用无价,逾期一时,可能影响一生。
最好的应对方式,永远是——及时沟通,积极还款。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