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性婚姻真的算婚姻吗?一段没有亲密关系的感情还能走多远?
你有没有想过,两个人明明住在一个屋檐下,每天一起吃饭、聊天、照顾孩子,却已经好几年没有过一次亲密接触?这不是电视剧的桥段,而是现实中许多夫妻正在经历的“无性婚姻”。
“什么是无性婚姻?”这个问题听起来简单,但背后藏着太多复杂的情感、心理甚至法律纠葛。无性婚姻指的是夫妻双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长期缺乏或完全停止性生活的状态,医学和心理学界通常将“一年内性生活少于10次”作为判断无性婚姻的一个参考标准,但这个数字并不是绝对的——关键在于,这种状态是否让其中一方或双方感到痛苦、被忽视,甚至情感疏离。
很多人误以为,只要不吵架、能过日子,婚姻就是健康的,但事实是,性,是亲密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仅是生理需求,更是情感连接的桥梁,当这座桥断了,很多夫妻开始形同陌路:一个睡沙发,一个抱手机;一个渴望被爱,一个只想逃避,久而久之,信任感降低,沟通减少,冷暴力悄然滋生。
我曾代理过一对结婚12年的夫妻,丈夫是工程师,常年加班,妻子是全职妈妈,照顾两个孩子,表面上看,家庭稳定,孩子优秀,但妻子在咨询中红着眼说:“我像个保姆,而不是妻子,他碰我一下,我都觉得陌生。”丈夫则坦言:“我也想亲近她,但每次看到她疲惫的样子,就觉得自己更像父亲,而不是丈夫。”他们的婚姻没有背叛,没有家暴,却在无声中走向情感死亡。
有人会问:这算不算婚姻破裂?能不能因此离婚?从法律角度看,无性婚姻本身并不直接构成法定离婚理由,但若因此导致“夫妻感情确已破裂”,且调解无效,法院是可以判决离婚的,关键在于,你能否提供足够的证据证明:这段婚姻已经名存实亡。
长期分居、拒绝沟通、明确表达无法继续共同生活等,都可以作为辅助证据。更重要的是,你要让法官感受到:这段婚姻已经失去了最基本的情感与身体联结,维系它的只剩下责任和惯性。
给正在经历无性婚姻的你几点建议:
- 先别急着下结论,偶尔的性生活减少可能是压力、健康或育儿阶段的暂时现象,给自己和对方一点时间,尝试沟通真实感受。
- 坦诚对话,而非指责,不要说“你从来不碰我”,而是说“我最近感觉我们之间少了点什么,我很在意。”情感表达比质问更容易打开对方的心。
- 考虑专业帮助,心理咨询、婚姻辅导甚至性治疗,都是合法且有效的途径,别把“看心理医生”当成羞耻的事,它恰恰说明你在努力拯救婚姻。
- 明确自己的底线,如果你已经长期感到被忽视、被冷落,且对方毫无改变意愿,那你有权追求幸福,而不是在一段没有温度的婚姻里耗尽自己。
- 保留证据,保护权益,如果最终走向离婚,聊天记录、分居证明、心理咨询报告等,都可能成为“感情破裂”的有力佐证。
相关法律条文参考: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九条规定:
夫妻一方要求离婚的,可以由有关组织进行调解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
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如果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
有下列情形之一,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
(一)重婚或者与他人同居;
(二)实施家庭暴力或者虐待、遗弃家庭成员;
(三)有赌博、吸毒等恶习屡教不改;
(四)因感情不和分居满二年;
(五)其他导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
注意:虽然“无性婚姻”未被明确列为法定离婚事由,但“其他导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为司法实践留下了空间。只要能证明长期无性生活已严重损害夫妻感情,且无和好可能,法院可据此认定感情破裂。
小编总结:
无性婚姻不是“没出大事”,而是感情正在慢性死亡的信号,它不写在法律条文里,却刻在无数人深夜的枕头上,婚姻的本质,是陪伴,更是亲密,如果你在这段关系里长期感受不到被爱、被需要,那请勇敢地问问自己:我到底在坚持什么?
法律不会替你决定是否离婚,但它永远站在你追求幸福的那一边,别让沉默吞噬了你对爱的期待,结束一段没有温度的婚姻,不是失败,而是重生的开始。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