欠钱不还以什么名义起诉?起诉欠钱不还需要准备哪些证据
生活中,“容易要钱难”是不少人遇到的烦心事。无论是朋友间的小额周转、亲戚间的应急帮助,还是生意往来中的资金拆借,一旦对方拖欠不还,不仅会造成经济损失,还可能引发矛盾。这时候,很多人想通过法律维权,却常常卡在第一步:欠钱不还到底该以什么名义起诉?起诉需要准备什么?胜诉后对方不执行又该怎么办?本文将结合法律规定和实际案例,为你详细解答这些问题,帮你理清维权思路。
一、以什么名义
不还的起诉名义,在法律上称为“案由”,实践中最常见的是民间借贷纠纷。这是因为欠钱不还的本质,通常是借贷双方存在资金借用关系,一方(出借人)将资金交付给另一方(人),借款人承诺到期返还本金并支付(如有约定),若未按约定履行,即构成违约,出借人可通过诉讼主张权利。
根据《民法典》第667条规定,“借款是借款人向贷款人借款,到期返还借款并支付利息的合同”,第676条明确“借款人未按照约定的期限返还借款的,应当按照约定或者国家有关规定支付逾期利息”。无论是写了、,还是仅口头约定,只要能双方存在“一方借钱、另一方同意还钱”的借贷合意,以及资金实际交付的事实,就可以以“借贷纠纷”为由起诉。
需要注意的是,若欠款是因其他产生(如买卖、款、租金等),案由会有所不同(如买卖合同纠纷、建设工程合同纠纷等),但日常生活中个人之间的欠钱不还,90%以上属于民间借贷纠纷。起诉时,法院会根据原告提交的(如借条、转账记录)确定案由,因此明确“民间借贷”这一核心名义,有助于聚焦证据收集和诉讼方向。
二、起诉欠钱不还需要准备哪些证据
起诉的核心是“证据说话”,只有证据充分,法院才会支持诉求。起诉欠钱不还时,需重点准备以下几类证据:
1.书面借贷凭证:这是证明借贷关系最直接的证据,包括借条、欠条、借款合同等。理想的借条应包含双方姓名/身份证号、借款金额(大小写)、借款时间、还款日期、利息约定(如有)、借款人按等要素。若没有书面凭证,欠条也可作为补充,但需注明欠款原因是“借款”,避免被误认为其他(如货款、赔偿款)。
2.资金交付凭证:证明出借人已将钱实际给到借款人,常见的有银行转账记录(需显示转账人、收款人、金额、时间)、微信/支付宝转账截图(需包含转账备注“借款”、双方头像昵称,最好能通过平台导出带有公章的交易凭证)。若为现金交付,需提供收条(借款人“今收到XX现金XX元”),或结合证人证言、聊天记录证明现金交付事实(现金交付举证难度较高,建议优先选择转账)。
3.借贷合意辅助证据:若书面凭证或转账记录不完整,聊天记录(微信、短信、qq等)、录音录像可作为补充。例如,微信聊天中对方说“借我5000元,下个月还”,你回复“好的,这就转你”,结合转账记录即可证明借贷合意;录音中对方“欠你的1万元我会尽快还”,也可作为关键证据(录音需明确双方身份,内容清晰,不得通过非法手段获取)。
4.对方身份信息:起诉需明确被告,需提供对方身份证(若没有,可尝试通过微信/支付宝实名认证信息、派出所查询(需法院开具调查令)、借条上的身份证号等方式获取),以及对方住址或经常居住地(用于法院送达传票),否则法院可能因“被告不明确”不予受理。
三、欠钱不还起诉后对方不执行怎么办
即使法院判决借款人还钱,仍可能遇到对方拖延、转移财产甚至“玩消失”的情况。此时,可通过以下方式强制对方履行:
1.申请强制执行:判决书后(一审判决送达后15天内对方未上诉,或二审判决作出后),借款人未按判决指定时间还钱的,出借人需在2年内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超过2年可能丧失申请权)。申请时需提交强制执行申请书、生效判决书、申请人身份证复印件,以及被执行人(借款人)的财产线索(如银行账号、房产地址、车辆信息等)。
2.配合法院调查财产:法院受理强制执行申请后,会通过“全国法院网络执行查控系统”查询被执行人的银行存款、房产、车辆、股权等财产信息。若系统查询不到,出借人可向法院提供自己掌握的线索(如被执行人近期购买的房产、卡开户行、经营的店铺等),也可申请法院开具《调查令》,委托查询被执行人的隐蔽财产(如公积金、理财产品、支付宝/微信余额等)。
3.法院采取强制措施:若查到被执行人有财产,法院会依法采取查封(如查封房产、车辆)、扣押(如扣押车辆、设备)、冻结(如冻结银行账户、微信余额)措施,随后通过拍卖、变卖财产偿还欠款。若被执行人暂无财产可供执行,法院会将其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俗称“老赖名单”),限制其乘坐飞机、高铁、入住星级酒店、子女就读高收费私立学校等,并对其进行信用惩戒,影响其贷款、办卡等。
4.追究刑事责任:若被执行人明明有能力还钱,却通过转移财产、隐匿收入、暴力抗拒执行等方式拒不履行,可能构成《刑法》第313条规定的“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出借人可向公安机关报案或直接向法院提起刑事自诉,追究其刑事责任(最高可判处7年有期徒刑),通过刑事压力迫使对方还款。
遇到欠钱不还的情况,无需因“怕麻烦”而放弃维权,通过“民间借贷纠纷”起诉、准备充分证据、胜诉后申请强制执行,多数情况下能有效追回欠款。不过,法律程序涉及证据收集、文书撰写、执行策略等专业问题,操作不当可能导致维权受阻。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有特殊性,如有疑问建议本站免费问律师,获取更专业的帮助。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