欠钱不还起诉属于什么案由?起诉欠钱不还需要准备哪些证据
生活中,“容易要钱难”是不少人都可能遇到的烦恼。当亲戚、朋友或同事借钱后迟迟不还,甚至耍赖拖欠时,很多人会想到通过来维护自己的权益。但的第一步,就涉及到一个关键问题——案由该如何确定?案由不仅是案件的“标签”,更直接关系到法院对案件性质的、审理方向的把握,甚至影响最终的判决结果。那么,起诉到底属于什么案由?又有哪些需要注意的细节?下面我们就来详细解答。
一、不还起诉属于什么案由
在法律上,“案由”是指案件的性质和类别,由最高人民法院在《民事案件案由规定》中统一明确。欠钱不还的起诉案由,需要根据欠款发生的基础法律关系来确定,不能一概而论。不过,在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情形是“民间借贷纠纷”。
具体来说,若欠款是因个人之间、个人与企业之间或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借贷行为产生(比如一方、,明确约定了金额、还款时间等),则起诉时案由应定为“借贷”。根据《民事案件案由规定》,民间借贷纠纷属于“、准合同纠纷”下的“借款合同纠纷”子案由,适用于借贷双方存在明确借贷合意(如借条、借款协议)和款项交付事实(如转账记录、现金收条)的情况。
但需注意,并非所有“欠钱不还”都属于民间借贷纠纷。例如:若欠款是因买卖货物未支付产生,案由应为“买卖合同纠纷”;若因提供劳务后未支付报酬,可能是“劳务合同纠纷”;若因劳动关系中拖欠,则属于“劳动争议”(需先经过劳动仲裁)。准确选择案由的核心,是判断欠款的原始法律关系——即“为什么会欠钱”,比如是借了钱、买了东西没付钱,还是干了活没拿到钱,不同的原因对应不同的案由。
实践中,法院会在立案时审查案由是否恰当,若当事人选错案由,可能需要修改后重新起诉,甚至因案由错误导致败诉。因此,起诉前明确欠款的基础,是确定案由的关键。
二、起诉欠钱不还需要准备哪些
确定案由后,起诉的核心是“用证据说话”。只有证据充分,才能欠款事实存在,法院才会支持还款请求!以下是起诉欠钱不还时需要准备的几类关键证据:
1.证明借贷合意的证据:这是证明双方存在“借钱”约定最直接的证据,包括借条、欠条(需明确是“借款性质”,避免仅写“欠XX元”而被认定为其他)、借款合同、微信/短信聊天记录(需体现“谁借钱” “借多少 ”“何时还”等关键信息,如“我借你1万元,下个月还”)、通话录音(需明确双方身份及借款事实)等。注意,若只有转账记录没有借条,可能被对方辩称是“赠与”或“其他往来款”,需补充聊天记录等辅助证据证明借贷合意。
2.证明款项交付的证据:即证明钱确实给了对方,包括银行转账凭证(备注“借款”更清晰)、微信/支付宝转账记录(截图需包含转账金额、对方账户信息、转账时间)、现金收条(需对方亲笔签名并按,注明“今收到XX借款XX元现金”)等。若交付的是现金,最好有证人在场并出具证言,或同步保留现金交付时的录音、录像。
3.证明对方未还款的证据:如催款记录(微信/短信催款截图、邮件催款记录、催款函快递签收记录等),证明自己曾多次要求对方还款但对方未履行;若对方曾承诺还款却未兑现,相关的还款承诺书、还款计划等也可作为证据。
4.对方身份信息证据:起诉时需明确被告身份信息,个人需提供身份证或住址+联系方式(法院需送达传票),企业需提供营业执照复印件或工商登记信息(可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查询)。若不知道对方身份信息,可委托调取,或尝试通过转账记录中的姓名、手机号等线索向法院申请调查。
证据需尽量提供原件,复印件需注明“与原件核对无异”并,电子证据(如聊天记录、录音)需整理成纸质版并注明来源、形成时间,必要时可进行(增强)。证据不足可能导致法院无法认定欠款事实,最终败诉,因此提前收集和固定证据至关重要!
三、欠钱不还起诉后多久能拿到钱
很多人关心:“起诉后多久能拿到钱?” 事实上这个时间并不固定,取决于案件审理进度、对方是否配合以及对方是否有财产可供执行等多个因素,快则3-6个月,慢则可能1年以上甚至更久。具体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立案阶段(7天内):向法院提交起诉状和证据后,法院会在7天内审查是否符合立案条件(如案由是否正确、证据是否初步齐全)。符合条件的,法院会立案并通知缴纳诉讼费;不符合的,会裁定不予受理或要求补正材料。
2.审理阶段(3-6个月,特殊情况可延长):立案后,法院会向被告送达传票和起诉状副本,被告有15天答辩期。若被告配合,案件一般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期限3个月);若案情复杂或被告下落不明(需公告送达,公告期2个月),则转为普通程序(审理期限6个月),经批准还可延长6个月。若被告提起上诉,还需进入二审程序(审理期限3个月),时间会进一步延长。
3.执行阶段(6个月内,可能中止):若法院判决被告还款,且判决后被告仍不履行,需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申请期限2年)。法院受理后,会查询被告的银行存款、房产、车辆等财产信息,若发现有可供执行的财产,一般会在6个月内执行完毕(如冻结账户、拍卖财产等);若被告没有财产可供执行,法院可能裁定“终结本次执行”,待发现被告有财产后可再次申请恢复执行(无时间限制)。
想加快拿到钱的速度,可在起诉时申请“财产保全”——即向法院申请冻结被告账户存款、查封房产等,防止被告转移财产;尽量提供被告的财产线索(如银行卡号、房产地址),帮助法院执行;若被告有固定工资,还可申请法院从其工资中划扣款项。案件进展速度与原被告双方的配合程度、证据充分性、财产状况等密切相关,需理性看待时间周期。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欠钱不还起诉的案由需结合欠款的基础法律关系确定,最常见的是“民间借贷纠纷”,同时需准备充足的证据,并了解诉讼各阶段的时间周期。不过,实际案件中可能存在各种复杂情况,比如借条内容不规范、被告失联、财产难以查找等,处理起来需要专业的法律知识。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有特殊性,如有疑问建议本站免费问律师,获取更专业的帮助。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