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多少人赚钱?真相曝光,90%的人都搞错了!
看到朋友圈里有人晒基金收益,一年赚了30%、50%,甚至翻倍,心里一热,立马开户买入,结果几个月后账户绿得发慌,本金缩水,连赎回的勇气都没有?你是不是也好奇:到底基金多少人赚钱?为什么别人赚得风生水起,我却成了“韭菜”?
咱们不聊虚的,也不打鸡血,作为一个从业15年的老律师,也是一名长期观察金融市场的理性投资者,我来给你扒一扒这背后的真相。
数据说话:基金赚钱的人,真的不多
先说结论:在所有买基金的人中,真正长期赚钱的,可能连30%都不到。你没看错,不是一半,不是七成,而是不到三分之一。
这个数据不是我编的,根据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和多家券商联合发布的《公募基金投资者行为白皮书》显示:在过去5年中,超过60%的基金投资者年化收益率低于3%,更有近40%的人处于亏损状态,而真正实现年化收益超过8%的,不足15%。
听到这儿,你是不是有点心凉?但别急,这背后有原因。
为什么大多数人赚不到钱?三大“致命陷阱”
追涨杀跌,情绪操控账户
很多人买基金,不是基于研究,而是看热搜、听朋友、追热点,白酒涨了买白酒,新能源火了冲新能源,结果往往是高点买入,低点割肉。你以为你在投资,其实你在赌博。
举个例子:2021年初,某明星基金单日募集超千亿,基民疯狂抢购,可到了2022年,该基金净值回撤超40%,那些在高点冲进去的人,至今还在“解套”的路上。
持有时间太短,赚不到复利的钱
基金,尤其是权益类基金,本质是分享企业长期成长的红利,但数据显示,超过70%的投资者持有基金不足一年,频繁申赎,不仅交了一堆手续费,还错过了市场反弹的关键窗口。
真正的财富,藏在“时间+耐心”里。可惜,大多数人等不了。
不懂资产配置,把鸡蛋全放一个篮子
有人把所有积蓄都投进一只基金,甚至加杠杆“梭哈”,一旦市场调整,血本无归。专业投资者拼的是组合管理,而普通人拼的是运气。
那到底谁在赚钱?答案是:懂规则、守纪律的人
真正从基金中持续赚钱的,往往是这三类人:
- 定投党:每月固定投入,无视涨跌,用时间平滑成本;
- 配置派:股债搭配、行业分散,不押注单一赛道;
- 长期主义者:持有3年以上,穿越牛熊,享受复利增长。
他们不追求“一夜暴富”,而是用纪律对抗人性弱点,这才是基金赚钱的核心逻辑。
建议参考:普通人如何提高赚钱概率?
- 别盲目跟风:看到别人晒收益,别冲动,先问自己:我了解这只基金吗?它的持仓是什么?风险等级匹配我的承受力吗?
- 坚持定投:每月发工资后,自动扣款几百到几千,长期坚持,比择时更有效。
- 学会止盈不止损:设定目标收益率(比如年化10%-15%),达到就部分赎回,落袋为安,别等到回撤才后悔。
- 配置比选基更重要:不要只买股票基金,搭配债券、货币、黄金等,降低整体波动。
- 持续学习:看基金年报、季报,了解基金经理的投资理念,别做“盲投族”。
相关法条参考(保护你的投资权益)
虽然基金投资属于市场行为,但你的合法权益依然受法律保护:
《证券投资基金法》第五条:
“基金财产独立于基金管理人、基金托管人的固有财产,基金管理人、基金托管人不得将基金财产归入其固有财产。”《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第十九条:
“经营机构应当根据产品或者服务的不同风险等级,对其适合销售产品或者提供服务的投资者类型作出判断。”《民法典》第一百二十七条:
“法律对数据、网络虚拟财产的保护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基金账户中的份额属于个人合法财产,受法律保护。)
如果你遇到基金销售误导、风险提示不到位、挪用资金等问题,保留证据,及时向证监会或12386热线投诉,必要时可依法提起诉讼。
回到最初的问题:基金多少人赚钱?
答案是:不是基金不赚钱,而是很多人不会赚。
基金本身是个好工具,但工具再好,也得会用。
它不适合投机,只适合长期、理性、有纪律的投资者。
别再问“哪个基金最赚钱”,而要问“我适不适合做基金投资”。
记住一句话:市场不会辜负耐心的人,但一定会惩罚贪婪和无知。
如果你现在还在亏钱,别怪市场,先看看自己是不是掉进了那三个“坑”。
从今天起,调整策略,回归理性,让基金真正成为你财富增长的伙伴,而不是情绪的牺牲品。
——共勉。
基金多少人赚钱?真相曝光,90%的人都搞错了!,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