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置税到底是个啥?买车买房都绕不开的隐形门槛?
看中一辆心仪已久的车,算好价格准备提车,结果销售一句话让你心头一紧:“别忘了,还有购置税。”
这时候你心里可能嘀咕:这购置税到底是什么?我买个车,怎么税费一个接一个?
咱们就来掰扯清楚——什么是购置税。
购置税是一种针对特定大宗消费品,在购买环节一次性征收的税种,在我国,最常见、最广为人知的购置税,就是车辆购置税,也就是说,你买新车(不包括二手车),不管你是全款还是贷款,只要上牌,就必须交这笔税。
但很多人误以为这是4S店收的“服务费”或“杂费”,其实不是。购置税是直接交给国家税务机关的法定税款,属于中央财政收入,专款专用,主要用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比如修路、建桥、完善交通网络等。
重点来了:购置税≠车价,也不是可交可不交的“附加项”,它是基于车辆不含增值税的“计税价格”来计算的。乘用车的车辆购置税税率为10%,举个例子:
你买了一辆指导价15万元的新车,4S店没优惠。
这15万是含增值税的售价,实际计税价格大概是15万 ÷ 1.13 ≈ 13.27万元(按13%增值税率倒推)。
那么购置税就是:13.27万 × 10% =327万元。
也就是说,光购置税就得交一万三千多!这笔钱,不包含在车价里,是额外支出。
那有没有减免的情况?当然有!国家会根据经济形势和产业政策,出台阶段性优惠,比如前几年对排量1.6升及以下的乘用车减按7.5%甚至5%征收;2022年还推出过“部分新能源车免征购置税”的政策。买新能源车的朋友注意了:符合条件的纯电动车、插电混动车,目前是免征购置税的!
购置税只针对新车,二手车交易不涉及,它也不适用于所有商品,比如你买台电脑、买套家具,不需要交购置税;但买自用车辆(包括轿车、suv、MPV等),基本逃不掉。
除了车辆,其实还有“不动产购置税”的说法,但在我国现行税制中,我们通常把买房涉及的税称为“契税”,而不是“购置税”,所以日常语境下,“购置税”基本等同于“车辆购置税”,别搞混了。
建议参考:
如果你正打算买车,一定要把购置税算进总预算里,很多消费者只盯着裸车价,结果临到付款才发现“预算超了”,建议提前通过税务局官网或购车app估算购置税金额,避免尴尬。
关注国家最新税收政策,尤其是新能源车型的免税期限(目前政策延续到2025年底,后续可能调整),抓住政策红利,能省下真金白银。
购置税必须在购车后60日内申报缴纳,逾期会产生滞纳金,千万别拖!
相关法条参考:
《中华人民共和国车辆购置税法》(2019年7月1日起施行)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购置汽车、有轨电车、汽车挂车、排气量超过一百五十毫升的摩托车的单位和个人,为车辆购置税的纳税人,应当依照本法规定缴纳车辆购置税。第三条:车辆购置税的税率为百分之十。
第六条:应税车辆的计税价格,按照下列规定确定:
(一)纳税人购买自用的应税车辆的计税价格,为纳税人实际支付给销售者的全部价款,不包括增值税税款。财政部、税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公告(2023年第10号):
明确对购置日期在2024年1月1日至2025年12月31日期间的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其中每辆新能源乘用车免税额不超过3万元。
小编总结:
什么是购置税?说白了,就是你买新车时必须向国家交的一笔“入门税”,它不是商家加价,也不是乱收费,而是有法可依的法定税种。
10%的税率看着不高,但乘上车价,动辄上万,直接影响你的购车成本。
了解它,不仅能避免被“套路”,还能抓住免税政策省下一笔钱。
买车不只是比价,更是比“税商”,搞懂购置税,才是精明消费的第一步。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