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普法百科> 正文内容

耍流氓到底犯法吗?听律师给你讲清楚!

你有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走在街上,突然有人故意贴得很近,言语轻佻,动作暧昧,让你浑身不舒服?或者在社交软件上,对方一上来就发些露骨消息,言语不堪入耳?这时候,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这人太耍流氓了!”但转念一想,又有点拿不准:“耍流氓是什么意思?它到底算不算违法?有没有法律后果?”

作为一名执业多年的律师,我来给你掰扯清楚这个既常见又模糊的词——“耍流氓”。

耍流氓到底犯法吗?听律师给你讲清楚!


“耍流氓”到底是什么意思?

“耍流氓”这个词,听着像大白话,但其实它背后藏着不少法律门道。从字面理解,“耍流氓”指的是行为人通过言语、动作或姿态,对他人进行性暗示、性骚扰或带有侮辱性质的挑逗行为。它不一定涉及身体接触,但核心在于“让人感到被冒犯、被侵犯了尊严”。

  • 地铁上故意蹭蹭别人身体;
  • 微信里发“想你了”配上暧昧表情包,对方明确拒绝后仍不停骚扰;
  • 公共场合讲黄色笑话,针对特定对象;
  • 故意偷拍裙底、露骨偷窥等。

这些行为,群众常统称为“耍流氓”,但在法律上,它可能对应的是性骚扰、侮辱、猥亵、寻衅滋事等不同性质的违法行为,甚至可能构成犯罪。


“耍流氓”到底犯不犯法?关键看行为!

很多人以为“耍流氓”只是道德问题,其实不然。我国法律对这类行为早有明确规制,只是很多人不知道、不敢维权。

举个真实案例:去年,杭州一位男子在地铁上用手“无意”触碰女乘客臀部,被监控拍下,女子报警后,警方认定其行为构成“猥亵他人”,依法行政拘留10天,法院在判决中明确指出:“即使没有直接性接触,只要行为具有性暗示且违背他人意愿,就可能构成违法。

别再以为“没动手就是开玩笑”!“耍流氓”不是一句轻飘飘的调侃,它可能已经踩到了法律的红线。


哪些“耍流氓”行为可能被追责?

我帮你梳理了几种常见情形,以及对应的法律后果:

  1. 言语骚扰型:频繁发送露骨信息、当面讲黄色段子、用下流语言评价他人身体。
    → 可能构成性骚扰,受害者可依据《民法典》第1010条提起民事诉讼,要求道歉、赔偿。

  2. 动作挑逗型:故意贴近、抚摸、拍打他人身体敏感部位,哪怕“只是碰了一下”。
    → 可能构成猥亵,根据情节轻重,面临治安拘留或刑事追责(《治安管理处罚法》第44条)。

  3. 偷拍偷窥型:在更衣室、洗手间偷拍,或用手机偷拍裙底。
    → 涉嫌侵犯隐私,严重者构成强制猥亵罪或侮辱罪,最高可判五年以上。

  4. 网络骚扰型:在社交平台持续发送性暗示信息,甚至人肉、造谣。
    → 可能触犯《治安管理处罚法》或《刑法》中的侮辱、诽谤罪。

记住一句话:只要让你不舒服了,就不是“开玩笑”!你的感受,法律是认的。


遇到“耍流氓”怎么办?律师建议来了!

如果你或身边人遭遇类似行为,别忍气吞声!我给你几点实用建议

  1. 第一时间保留证据:拍照、录像、保存聊天记录,尤其是监控视频,至关重要。
  2. 明确表达拒绝:大声说“我不喜欢这样!”或“请离我远点!”,让对方无法狡辩“我以为你愿意”。
  3. 及时报警:别怕麻烦,警方有责任受理,轻微的可行政处罚,严重的可能立案侦查。
  4. 寻求心理支持:被骚扰后产生焦虑、恐惧是正常的,必要时可寻求心理咨询。
  5. 勇敢维权:法律站在你这边,沉默只会纵容恶行

相关法条参考(真实有效)

以下是与“耍流氓”行为直接相关的法律依据,供你参考: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1010条
    “违背他人意愿,以言语、文字、图像、肢体行为等方式对他人实施性骚扰的,受害人有权依法请求行为人承担民事责任。”

  •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44条
    “猥亵他人或者在公共场所故意裸露身体,情节恶劣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

  •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37条
    “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强制猥亵他人或者侮辱妇女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聚众或在公共场所当众犯前款罪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耍流氓是什么意思”?它不只是街头巷尾的俚语,更是社会文明与法律底线的试金石
每一个“不舒服”的瞬间,都值得被认真对待;每一次勇敢说“不”,都是对尊严的捍卫。
我们不能指望每个人都当圣人,但必须让“耍流氓”的人知道:
你的“玩笑”,可能是别人的噩梦;你的“随意”,可能换来法律的严惩。

别再让“耍流氓”成为被纵容的借口。
尊重他人,就是守住做人的底线。
法律,永远为清醒者撑腰。

—— 一名不愿沉默的律师

耍流氓到底犯法吗?听律师给你讲清楚!,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

本文链接:https://www.hefeilaws.com/hf/1313439.html

耍流氓到底犯法吗?听律师给你讲清楚!的相关文章

生地是什么?听律师给你讲清楚这块未开发的土地到底藏着哪些法律门道

生地是什么?听律师给你讲清楚这块未开发的土地到底藏着哪些法律门道

有没有在房产新闻里过“这块地是块好生地”?或者在朋友聊天时听到“这地方将来要开发,现在还是生地”?“生地”这个词起来很专业,其实它离我们普通人并不远,作为一名从业多年的律师,我就用大白话,带搞懂——生地到底是什么?它和熟地有什么区别?买生地会不会踩坑?背后又有哪些法律风险? 什么是...

包干价是什么意思?听律师给你讲清楚,别再被一口价忽悠了!

装修房子时,装修公司说“我们是包干价,总价12万,全包!”,心里一喜——省心啊,不用再东算西算!可等施工一半,对方突然冒出一句:“这瓷砖超了预算,得加钱。”懵了:不是说好包干?怎么还加钱? 这时候才意识——包干价到底包什么?不包什么?这里面的水,比想象的深得多。 咱们就来好好...

什么叫除权?听律师给你讲清楚,别再被分红迷惑了!

有没有在炒股的时候,突然发现账户里的股价莫名其妙“降了”?明明公司业绩不错,股价怎么还跌了?这时候,可能就碰上了“除权”这个金融术语,别急,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什么叫除权?它到底的投资意味着什么?作为一名执业多年的律师,我不仅要告诉你法律层面的定义,更要带从实际利益角度看它的本质。...

诊疗是什么意思?听律师给你讲清楚,别再被误解了!

诊疗是什么意思?听律师给你讲清楚,别再被误解了!

有没有在医院看病时,听到医生说“接下来进入诊疗环节”?或者在医保报销时,看表格上写着“诊疗项目”?甚至在医疗纠纷中,律师反复提“诊疗行为是否合规”?这时候是不是心里嘀咕:“诊疗到底是什么意思?” 别急,今天咱们就来掰扯清楚这个词背后的真实含义,不光是医学层面,更是法律层面的关键概念。 “诊...

强制是什么意思?听律师给你讲清楚,别再被误解了!

强制是什么意思?听律师给你讲清楚,别再被误解了!

有没有在新闻里过“强制执行”“强制措施”“强制隔离”这些词?是不是总觉得“强制”俩字一出来,就带着一股子“不情面”的味道?那“强制是什么意思”?它真的就是“硬来”? 咱们不谈术语堆砌,不搞条轰炸,我就用大白话,给你掰扯明白“强制”背后那些该知道的事。 “强制”不是暴力,也不是霸道,它是...

撤销是什么意思?听律师给你讲清楚,别再被术语搞晕了!

撤销是什么意思?听律师给你讲清楚,别再被术语搞晕了!

签完合同突然反悔,觉得不公平;或者行政机关突然给你发个处罚决定,觉得冤得慌;又或者院判了案子,发现程序有问题……这时候,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能不能撤销?” 但问题来了——撤销是什么意思?它和“作废”“无效”“解除”又有什么区别?作为一名从业十几年的执业律师,我就用大白话,带搞懂“...

打非到底是什么意思?听律师给你讲透背后的法律真相!

打非到底是什么意思?听律师给你讲透背后的法律真相!

有没有在新闻里过“打非治违”“打非专项行动”这样的词?或者在社区公告上看“严厉打击非集资”“坚决打非,守护群众利益”?是不是总觉得“打非”这个词挺耳熟,但又说不清楚到底指的是什么?别急,今天咱们就来好好聊聊——打非是什么意思。 “打非”不是某个具体罪名,而是一个通俗说,是“打击非行为...

炒鱿鱼到底是开玩笑还是真解雇?听律师给你讲明白!

炒鱿鱼到底是开玩笑还是真解雇?听律师给你讲明白!

“再这样下去,老板真要给你炒鱿鱼了!” 乍一,好像在说做菜,但其实——“炒鱿鱼”根本不是厨房里的事,而是职场上最扎心的“离职预告”,那么问题来了:“炒鱿鱼是什么意思”?它和正式解雇是一回事?有没有法律风险?员工被“炒”了能不能维权? 作为一名执业多年的劳动法律师,我来给你掰扯清楚这个看似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