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偿是什么意思?你真的搞懂了吗?
朋友借了钱,结果他没还,债主却回头找你要?或者你作为担保人,眼睁睁看着借款人“人间蒸发”,最后自己被迫掏腰包?这时候,你可能就碰上了“追偿”这件事,但追偿到底是什么意思?它是不是意味着你只能认栽?别急,今天咱们就来把“追偿”这个概念掰开揉碎,讲个明白。
追偿,就是一个人在替别人承担了法律责任或债务之后,依法向实际责任人要求偿还的权利,听起来有点绕?咱们举个例子你就懂了。
你给朋友做贷款担保,朋友没按时还钱,银行直接从你账户划走了全部欠款,这个时候,你虽然不是借钱的人,但因为你承担了担保责任,付了这笔钱,法律就赋予你一个“反向追讨”的权利——你可以拿着证据去找你那个“不靠谱”的朋友,要求他把钱还给你,这个过程,就叫“追偿”。
追偿的核心,是“代偿之后的求偿权”,它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建立在你已经实际履行了他人应负义务的基础上,换句话说,你得先“垫了钱”或者“背了锅”,才有资格去“追债”。
追偿常见于几种法律关系中:
- 担保责任追偿:比如保证人替债务人还钱后,可以向债务人追偿;
- 连带责任追偿:多个责任人对外承担连带赔偿后,内部可以按比例或过错向其他责任人追偿;
- 保险代位追偿:保险公司赔了被保险人后,可以代替被保险人向真正的责任方索赔;
- 雇主替代责任后的追偿:员工执行职务造成他人损害,公司赔偿后,若员工存在重大过失,公司可向员工追偿。
这里要特别强调一点:追偿权不是自动实现的,必须通过合法途径主张,很多人以为“我替你还了钱,你当然得还我”,但现实中,如果对方耍赖,你不主动起诉或协商,这笔钱很可能就打了水漂。保留好代偿凭证、转账记录、合同文件,是追偿成功的关键。
还有一个误区:有人觉得“追偿”讨债”,其实不完全一样,讨债是债权人向债务人要钱,而追偿是“代偿人”向“实际责任人”要回自己垫付的部分,主体不同,法律依据也不同。
建议参考:
如果你正面临需要追偿的情况,建议你第一时间收集证据,包括代偿证明、原债务合同、支付凭证等,并尽快与对方沟通,协商不成的,应及时咨询专业律师,考虑通过诉讼或仲裁方式行使追偿权。拖延越久,证据越难保存,对方转移财产的风险也越高,法律不保护躺在权利上睡觉的人。
相关法条参考: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七百条
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后,除当事人另有约定外,有权在其承担的责任范围内向债务人追偿,享有债权人对债务人的权利,但是不得损害债权人的利益。《民法典》第五百一十九条
连带债务人之间的份额难以确定的,视为份额相同,实际承担债务超过自己份额的连带债务人,有权就超出部分向其他连带债务人追偿。《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二条
二人以上分别实施侵权行为造成同一损害,能够确定责任大小的,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难以确定责任大小的,平均承担责任。承担了超出自己责任份额的,有权向其他责任人追偿。
小编总结:
追偿是什么意思?一句话总结:我替你扛了责任,现在轮到你把账还我。它不是道德诉求,而是法律赋予的正当权利,无论是担保人、连带责任人,还是代偿方,只要依法履行了义务,就有权依法追回损失,但权利不会自动兑现,主动维权、保留证据、及时行动,才是追偿成功的关键,别让“好心帮忙”变成“独自买单”,懂法,才能更好地保护自己。
追偿是什么意思?你真的搞懂了吗?,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